子、刀、還有照相機……嗯,還有些我不認識。”
幾個黑色的大包,包裡竟然還有照相機和繩索一類的東西?很明顯,那是一個裝備包,很有可能就是當初曾隊那支隊伍留下的裝備包。他們的裝備包為什麼會在湖底?
是他們自己扔下去的,還是有什麼其他人扔下去的?
我覺得一群瘋子,不可能同時將包往湖裡扔,這事兒很可能是其他人乾的。
這一瞬間,我想到的第一個懷疑物件就是雪山裡的人。
會不會是他們乾的?
不,也不對。
如同他們要消滅一些裝備,自然就不會讓曾隊等人有機會把裝備帶出來了。
那麼到底是誰?
猛地,我腦海裡突然閃過一個線索,忍不住驚撥出聲:“那個攝影師!”
“什麼攝影師?”正在思考的譚刃被我這一嗓子打斷,微微皺眉,不滿的看了我一眼。
“這些裝備,會不會是那個攝影師扔進湖裡的?畢竟,曾隊他們從雪山出來後,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那個攝影師!”
譚刃聲音依舊四平八穩,不鹹不淡的說道:“原因?他為什麼要扔探險隊的裝備?”
事實上這只是我的一個推測,真讓我說出什麼原因,我自然是說不出來的。我怎麼知道攝影師為什麼要扔裝備?那都七年前的事兒了。不過,如果能將湖底的東西打撈出來,對我們瞭解事情的真相,肯定會大有幫助。甚至,那裝備中,還可能隱藏著關於小扶桑的線索,也不一定呢?
第十二章 下湖
傅安對我們說明了水下環境後,我們決定明天中午下水打撈,便先回去休息,當晚一覺睡到了大天亮,第二天也不急,慢悠悠的洗漱吃早餐,畢竟這地方早上溫度低,並不適合下水,我們計劃是等到中午的兩點左右。
由於路途上耽誤的時間,比我們預計的要多,因此為了節約口糧,洗漱完了,我便到雪溝子去堵魚。
之所以是堵魚而不是釣魚,實在是因為藏區的魚太多了,肉眼都可以看到它們在清澈的水中游淌。
究其原因,一是地大物博,而是藏民本身就不吃魚,甚至保護魚,這個中緣由,說來就多了,但大致有三種。
一是,藏族除了天葬外,也有水葬的習俗。水葬,就是把死去的人肢解,然後扔進湖水裡。藏民認為,魚是祖先的墓地,是靈魂的守護神,所以不敢冒犯。
二來,也和藏族的宗教信仰有關。藏族主要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也就是佛教和藏族當地原始宗教苯教結合的產物,講究小命、大命,因果迴圈,業障和報應。他們不只是不吃魚,所有小的生命,在藏區一般都是不吃的,藏民覺得,要吃小生物來維生,會殺害太多生命。
相反,一頭牛,只需要犧牲一條命,全家人可以吃很久。而就算有幾條小魚,一家人卻是連一頓都吃不飽。傳統的藏人,只要有殺生都會記下來,如果太多了,就會覺得承擔不起罪業果報,所以都會盡量約束自己不殺生。
之所以用上傳統這個字,是因為現在一些年輕的,特別是旅遊區的藏民都已經漢化了,有些東西就不那麼講究了,但魚蝦這些小命,還是照樣不吃的。
據說還有漢人在藏區捕魚,被藏民發現後,藏民花錢買下來放生了。
高原上所以的湖泊都被稱為聖湖,藏族人不允許自己,也不允許他人下湖洗澡,或者傷害湖中的生命。到了藏區,這一點尤其要牢記,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藏族人仇視漢人,主要是旅遊的人太多,又不尊重他們的文化信仰,所以矛盾也更大了。
第三種說法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也是兩天跟羚羊等人瞎扯時聽來的。說高原環境特殊,這裡的魚長得很慢,有些十年才長大一點,一吃食物鏈就會被破壞。
我們三人自然是尊重藏民的文化和信仰的,但現在食物得緊著來,再尊重下去,沒準兒我們真進雪山的時候,食物一但不足,就得餓死了。好在這地方沒有藏民,他們看不見我們的行為,也不算太冒犯了。
這兒魚多,個頭確實都不太大,有我的巴掌長,四指寬,要靠它吃飽,一人得吃兩條才行,我們三個人,就得殺六條魚。想到這個念頭的一瞬間,我隱約有些明白了藏民不吃小命的原因,這是一種非常質樸、醇厚、古老的生命觀,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自然的感恩,在藏區表現的淋漓盡致。
堵魚很簡單,團一把草垛子,放在水中,不出五分鐘就能堵到一兩條,很快就抓夠了分量。緊接著我在水邊把魚洗剝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