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3 / 4)

小說:大唐極品閒人 作者:那年夏天

進宮!?剛開新書難道就要太監了不成!?

不過太宗的旨意,杜睿可不敢違抗,只好換了身衣服,跟著李承乾一起進了大明宮,這座後世享有盛譽的皇家宮室,杜睿前世也心馳神往,只是前次來給長孫皇后診病,杜睿也沒時間好好看看,這次當真是一飽眼福了,和這大明宮相比,他的大觀園雖然建築精巧,細緻,卻不免太小家子氣了。

杜睿前世曾對大明宮有過非常詳細的研究,也曾看過很多關於大明宮的建築的著作,這座輝煌的宮室群始建於唐貞觀八年,原名永安宮,太宗建造大明宮的初衷,原本是為給太上皇李淵居住,以盡孝道。但大明宮未建成,李淵就離開了人世,前世大明宮的修建也因為李淵的駕崩而停止,直到龍朔二年,唐高宗李治才繼續建設,並於次年遷入大明宮執政。

但是這一世,歷史卻發生了改變,大明宮並未因為李淵駕崩而停止修建,而是於貞觀九年便徹底完工了,如今大明宮已經取代了太極宮成為了大唐帝國新的政治中心。

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後世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法國凡爾賽宮,十二個俄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共11個城門,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寬的街道。唐大明宮是中國古代最為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同時也是世界史上最宏偉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之一。

大明宮選址在唐長安城宮城東北側的龍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相對獨立的城堡。宮城的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南寬北窄的梯形。城牆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2。5公里,周長7。6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城牆南段與長安城的北牆東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東西向宮牆,把宮殿分為三個區域。所有牆體均以夯土板築,底寬10。5米左右,城角、城門處包磚並向外加寬,上築城樓、角樓等。

宮城共有九座城門,南面正中為丹鳳門,東西分別為望仙門和建福門;北面正中為玄武門,東西分別為銀漢門和青霄門;東面為左銀臺門;西面南北分別為右銀臺門和九仙門。除正門丹鳳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三個門道。在宮城的東西北三面築有與城牆平行的夾城,在北面正中設重玄門,正對著玄武門。宮城外的東西兩側分別駐有禁軍,北門夾城內設立了禁軍的指揮機關——“北衙”。

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以南,有寬176米的丹鳳門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佈。在軸線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牆上開邊門貫通形成的。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約600米處、龍首塬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之所,俗稱“外朝”。主殿面闊八間,進深四間,每間寬5。3米。實測殿基高於平地15。6米,東西長75。9米,南北長41。3米,四周有寬5米的副階。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條長78米、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分為中間的御道和兩側的邊道,表面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可能是牌坊式建築,其左右各有橫貫東西的隔牆。含元殿建造時充分利用了龍首塬的高地,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長安城,詩句“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就形容了它當時的巍峨氣勢。

含元殿正北約300米處是宣政殿,為皇帝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殿基東西長70米,南北寬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臺館等官署。在殿前130米處,有三門並列的宣政門,左右是橫貫式的宮牆,牆、殿之間形成較大的院庭。紫宸殿位於宣政殿以北95米處,稱為“內朝”,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稱為“入閣”。含元、宣政、紫宸組成的外朝、中朝、內朝格局多為後世的宮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這種格局的體現。

大明宮的北部為園林區,建築佈局疏朗,形式多樣。紫宸殿以北約200米處即為龍首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萊池,面積約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狀接近橢圓形,在池內偏東處有一土丘,高5米多,稱作蓬萊山。池的沿岸建有迴廊,附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