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掩殺過去!”
“殺~~~~~啊!”
“殺~~~~~啊!”
“殺~~~~~啊!”
漫天的嘶吼聲開始湮滅整個司隸大地。
自古漢騎,兵鋒所指,所向披靡。
……
就在皇甫岑手持御賜寶劍高高落下之際,在大漢整片土地上,幾乎是與此同時,所有的兵力都開始使動了這戰爭之輪。雖然沒有同袁紹宣佈開戰,但身處河北的河東上下都開始動了起來,在戲志才策動下,麴義在平城的三萬步卒在緊逼黑山軍的同時,仍舊不忘威懾幽州的劉虞所部。
而身處中山、上艾的關羽、張飛所部也瞬間動了起來,雖然沒有公開去威脅袁紹、韓馥的領土,但為壯聲勢,一同對黑山軍發起了,入河北後最猛烈的一次衝擊。
上艾的張飛所部幾乎都是匈奴胡騎。
而中山的關羽所部乃是白馬義從。
兩股騎兵對黑山軍的衝擊自然不言而喻。就如同兩柄鋼刀一般,插入河北大地的腹中,攪得河北大地的每股勢力都憂心忡忡,不說黑山軍的反應,就連本有意坐山觀虎鬥的山東諸侯聯軍都不得已的撤軍戒備。
沒有了他們的威脅,傾盡河東、幷州全部實力的皇甫岑放開手的對付董卓。
除卻這些勢力,大漢在遼東最強大的一股勢力卻沒有表態。
那邊是如今的奮武將軍公孫瓚。
身為皇甫岑的結義兄長,卻沒有響應皇甫岑的公孫瓚在遼東備受非議,遼東畢竟是昔日皇甫岑揚名之地,即便這些年來,一直是公孫瓚、劉備在此主政,但事實上,皇甫岑和白馬義從在這裡的影響力依然沒有減弱。究其原因,只要是遼東陷入危境之時,總能挺身而出的那個人是皇甫岑。
當年檀石槐傾盡十二萬大軍,內有蘇僕延為應,卻都沒有拿下遼東,昌黎城一仗,雖然皇甫岑跟他的白馬義從揚名,但同樣,遼東百姓也感受到了來自漢庭的支援、關心。之後鮮卑、烏丸近二十萬的聯軍與張純、張舉叛亂,使遼東又一次陷入了絕境,卻因為皇甫岑隻身東往,生生改變了這一切。他皇甫岑就是遼東的守護神,而不管他皇甫岑身在何地,又做了什麼決定,遼東的百姓只會固執的認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對的!
公孫瓚很頭疼,身為兄弟,他知道劉備沒有響應是因為初到江南的原因,根本還沒有來得及。而他公孫瓚遼西公孫氏盤踞遼東多少年了,這種時刻,在皇甫岑最需要支援的情況下,本應該響應的,不論出於什麼原因,於公於私他都應該選擇支援皇甫岑。
他帳下如今也是人才濟濟。
但沒有人瞭解公孫瓚心中想的是什麼。
不過鄒丹在告辭後,臨別的一句話,卻是讓公孫瓚心底觸動了一下。
“都是涿縣出來的兄弟,盧公不在了,仲嵐兄弟還能依靠誰,還不是主公與玄德?做兄弟的如果不能幫襯,那麼還做什麼兄弟呢?”
一句若有似無的話,直擊公孫瓚的內心深處。
公孫瓚心有所動。
重將散去後,走在最後的關靖卻留了下來,說實話在關靖的心中對皇甫岑的不滿很多,如今他為公孫瓚的首席謀士,事事當然要以公孫瓚為先,可每一次遇見事情,他關靖都能感覺到來自皇甫岑帶來的無形壓力,好與壞不論,但皇甫岑在遼東還有公孫瓚身上的這種深深烙印會干擾到公孫瓚做任何決定。
偏偏,公孫瓚從來都不談及關於皇甫岑的事情。
似乎有些刻意在躲避著什麼。
“主公,士起有話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沒有抬頭去瞧關靖,公孫瓚還是那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點點頭,回應道:“說吧。”
“主公如果覺得為難,我們倒是可以名義上支援皇甫岑,起兵抗董。不過,不可出兵!”
聞言,公孫瓚一怔後,苦笑一聲,回應道:“就連士起都這麼看本將?”
“呃。”
公孫瓚苦笑回應道:“老二雖然得到的響應不多,但光他河東上下便能與董卓一爭長短,更何況他手握先帝血詔。且不說如今涼州皇甫嵩竟然與老二摒棄前嫌,一同驅逐董卓。在我看來,董卓落敗遲早的事情。”
“那主公為何長吁短嘆?”
聽關靖問起這話,公孫瓚只是笑著嚥進了肚子,沒有正面回應,只是搖搖頭,輕聲道:“我是在想,我確實該與老二站在同一戰線上,總之,我們早晚對付的人都是遼東公孫度,他可是董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