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一戰之前,大秦只怕已經做了無數年的準備,贏政...當真是千古第一!”
伏唸作為儒家掌門在執掌了儒家一脈後得到的訊息自然遠超尋常,從許多古史乃至於蛛絲馬跡當中便尋到了一點東西,畢竟是結果已經顯露了出來,再倒推尋找線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毫無一絲。
只不過是在當時所有人都集中注目在諸國大戰逐鹿中原的時候,大秦早就已經將目光放到了更加長遠的世界裡面。
誰也不知道他們究竟籌謀了多久,只知道最後百萬鐵血秦軍出世的時候,天下無有可一抗其鋒芒者,尤其是當年的一擊直接斬落了天界,其中到底做了多少的準備,只是一些簡單的線索便已經足夠駭人聽聞。
無數的歷史被徹底的推翻,內亂,大戰,乃至於周朝的湮滅,都很有可能是一場驚天的大局,乃至於三皇五帝當中某些人的意外殞命,或是不知情況的不見了蹤跡,都是這一場大局所做出的犧牲。
否則統領天地這麼多年的天界,幾代仙王神帝治下,怎有可能如此輕易的被徹底的斬落了根基?
那是幾乎只要察覺了一絲便可以感覺到的強大和恐怖的力量,改換天地根基,以人道代天道,這等的偉力光憑一朝一代,根本是痴人說夢。
然而這種事情卻在中原尚未一統的時候,被人做成了!
出乎意料的時機,和讓人感到驚訝的果斷,現如今他們再回響事情的開始到結束,短短的時間裡面,除了第一次出手是真正的行險之外,後面的不過是按照既定的策略,將天界徹底斬滅罷了。
一切都在天界根基盡斷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結局。
然而天界氣運未失,為何天地意志在當時沒有出手眷顧,乃至於做出某些意外,這著實讓人想不通,直到後來道家那位出世,他們才明白。
天地意志早就在歷代先賢的出手當中不斷的削弱了,夫子化為聖象,七十二位賢者追隨,老子破開空間紫氣踏破虛空離開此界,還有許多許多的事情看似只是簡單的求道,其實隱含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犧牲和貢獻。
而大周分裂,諸侯並起也並非是那麼簡單的事情,至少在大秦出手之前,天界便已經分出了數個派系互相攻伐。
楚國的神帝東皇,趙國的仙尊白招拒,還有原本的仙帝太昊在天界大戰連綿,甚至是動搖了天界對於人間的掌控。
否則光憑秦國一國之力,哪怕有著先賢不斷庇護出手,也未必可以隱瞞到最後成功的時刻。
而最初的一擊當中,天界無數逆反甚至隨時灰飛煙滅的仙神不乏過去諸國中的名人,先輩。
趙武靈王,楚莊王,越王勾踐,無數的人族帝王在其中的絕命一擊,燃燒了己身的所有一切,龍氣伴隨著無比的人道光輝,兩相配合之下才徹底的斷裂了天界的根基。
而三位天界帝尊更是首當其衝,受到了無可寰轉的傷勢,被剩下的人族先人捨命自爆擊殺,短短剎那的變故便足夠寫成一部史書,無怪最後大秦橫掃仙神不過是摧枯拉朽。
那是歷代人族鮮血鋪墊而出的沛然無敵!
也正是因為有了太多的鋪墊,所有人都忽略了那位年輕君王眼中的睥睨,那是甚至要徹底統領天地,貫穿人道光輝的決然帝道。
正當所有人還在等待人族滅天一戰的餘波平靜下來的時候,大秦已經邁開了鐵騎,橫掃六國而去!
而當他們開始執劍揮舞的時候,整個六國大軍竟然無一可以抵禦者,被視為擎天之臂的趙國大軍,在大將李牧的統領下卻難御三個回合,不等統領戰線的武安侯出手,一名不出門的年輕小將蒙恬便已經將其徹底的擊潰。
也使得這個大秦帝國嶄新的將星鳴動六國。
‘李牧失,趙國亡’,這本來不過是一句傳言的笑談,如今卻成為了真實的事情,趙國一敗之後便一瀉千里。
李牧的悍趙兵卒拼死抵抗,也不過將這個時間拉長成了三月,也是六國當中大秦滅國最久的一方,算是不愧兵道神將之稱了。
可惜這樣的將領大秦卻遠遠不止一位,甚至那位王翦在兵法上的造詣已經堪比了昔日兵家聖人,堪稱兵家半聖!
短短時間內,連滅,韓,魏,燕三國,整個中原已經幾乎被大秦囊括於掌握之中。
剩下的趙,齊,楚,除了楚國還憑藉南方水利未見兵峰,趙齊兩國盡皆已經淪亡了過半,尤其是伴隨著軍隊而來的是無數的法儒兩家的官吏,將各種各樣的法令推行下去,又有著陰陽家和公輸家佈置通訊交流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