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這是近日裡朝中的一些事情,陛下讓臣等予您批閱!”
一個身披白鶴朝服的文士將手裡的一摞文書遞交了上去,然後就退出了營帳。
位列三公之位帶來的可不僅僅是權勢,也有堪稱無邊無際的政務處理,要不是宇文拓本身便是絕頂的強者,而且將這等處理天下政務視作了一種修行,只怕早已經被活生生累垮了。
不過這麼多年來處理的事務也大同小異,對於宇文拓本身來說功用也越來越少了。
幾乎是肉眼可見的那一大摞的文書便已經被劃上了重點,底下密密麻麻的寫滿了文書處理意見,然後一道清風吹過,那些文書便全部落在了營帳之外。
平靜的聲音傳出,讓等候的文士不由的做出了拱手的禮節。
“這次的重點是西北大旱,傳我命令讓天師臺派人去一趟,如果發現有什麼異物作亂,能封印則封印,要是已經犯下人命之事那便就地誅殺!”
宇文拓的話語帶著幾分大勢在握的晃晃之氣。
“不過其餘的細節,改如何處理大旱怎麼保證民生的糧食不減產,還是需要當地官員考察情況再來制定,還好國庫充實,先保證口糧的供應吧...”
“派人去請示陛下,派遣軍隊去賑災!”
文士額頭閃出了幾點汗珠,不住的點頭。
自從上回被發現有人在賑災的糧食當中做手腳,朝廷便開始動用軍隊賑災,有著嚴明軍紀的職業部隊可不是各地官員可以賄賂得動的,也使得不少地方官的貪腐被發現。
有著武力和名分在手,可以說幾乎是殺得人頭滾滾,不同於需要靠地方官員治理地方,皇權不下鄉。
在女帝提高了工匠地位,發明出蒸汽機後,整個偌大的帝國被練成了一片鐵板,哪裡稍有叛亂的意圖便已經被徹底的鎮壓。
這也是為何帝國軍隊全是職業部隊的原因,既然只需要精銳便可以控制偌大的疆土自然也就不需要那麼多軍人了。
也使得許多解散的部隊直接融入了地方,成為了六扇門的一員,各地的地痞流氓一時間被打擊得叫苦不迭。
從未有過一個帝國上上下下掌握得如此的全面而精密,這也是為何這個文士聽到此語冷汗琳琳的原因。
可以說因為上一次的事情,官員一方徹底的在女帝那邊失掉了分數,到如今還不願意將賑災的權力交還給官員,便說明他們付出的代價還不夠多。
而自從地方上的執法權被六扇門代替之後,失去了掌握武力的手段,官員階層徹底的淪為了辦事機器。
還好地方上的財政依舊是官員掌握,不然只怕各地早就尾大不掉了。
擦了擦自己額頭上的汗滴,文士鞠了一躬,也不怕內中的宇文拓不知道,拿起腳旁的文書就往外走去。
哪怕是太師處理文書極快,可是路途上也要耗費不短的時間,從東海到洛陽怎麼也需要三日左右的時間,這還是蒸汽機的火車日夜不停的原因了。
到時候下一批文書也該要到了,可以說蒸汽機的發明使得浩大疆域的沃土不再遙遠,各地的物質流通也使得許多貧困的地方開始走向富裕。
卻也帶來了很多的煩惱,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官員來說,每天要處理的事物明顯的繁多了起來。
就算是下屬了許多縣衙並且各有一定的執法權,可是很多更加大方向的東西和構思也必須上報,免得莽撞的施行了政令還未出現效果,過不久新的縣令來了又廢止了。
所以每一項政令的釋出都必須有著足夠的長遠設計才能被認可,還必須有著詳細考察的研究記錄,甚至還會不定時有官員去所在的地域看看這項政令是否真的有必要。
這也使得大隋朝廷的官員是十分的忙碌的,加上還有神異鬼怪,江湖高手等不確定的因素,每個可以得到認可的政令幾乎都代表著一員官吏有了步入更高朝堂的機會。
這也是真正的造福一方,澤被蒼生的事情,所以哪怕要求嚴苛,可是對於各地官員來說上任之後也會利用許多時間研究當地的情況,希望可以有這麼一項政令的出現。
而每出現一項政令都代表著當地的一次機遇,使得各地有了發展的機會,又帶動了各地的發展。
一番迴圈下來,也不過是十年的光景,誰能想到大隋已經的一派處處建設,處處發展的景象。
尤其是工商行業的地位被提起來之後,農業為本的想法沒有變化,可是工商為枝幹,士者為花葉的說法卻流傳甚廣。
也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