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一樣。奶奶聽了也不好意思再罵它了。

風風從出生就沒跟我睡在一張床上,我們在大床的邊上給他鋪了一張小床,方便我半夜給他餵奶和換尿布。一歲之後本想讓他自己睡到別的房間,只是當時在外地做生意,晚上全家都在店裡睡,沒那麼便利。

等我們租到了合適的房子,在他三歲生日那天,我把其中一間收拾得熱鬧而充滿童趣,床頭的牆角和天花板上用牛皮紙紮了一顆柳樹,上面垂掉著塑膠柳葉和花草,牆上貼上了很多可愛的卡通畫,床的四周像個快樂的小公園。小床鋪得很柔軟,全新的枕頭和他最喜歡的卡通床單,他只到房間裡看了一眼就喜歡上了,我說這是給爸爸準備的房間,多舒服啊!他歡叫著說我要睡這裡!……於是,三歲時他爽快地睡到屬於自己的房間裡去了。

除了自己睡之外,三歲之後,連洗澡都是他自己動手的。我們只用把水幫他調好就行,他自己在裡面洗完,就會光著小屁股跑出來。至於他是不是洗得很乾淨,或會不會太浪費水我們都沒有考慮,即使在裡面玩水也能接受,我相信等他適應和習慣了,就會沒問題。

我家樓下就是單位的醫院,從四歲到現在,帶他看過病開過處方之後,每次去輸液我都讓他自己去。

第一次在這裡打吊針,在路上我就把他的勇敢精神提前讚美了一番,我說勇敢的孩子打針都是不哭的,因為不論哭還是不哭,針都必須打,那為什麼還要讓別人笑話是膽小鬼呢?我的小風風是個小男子漢,對吧?

四歲的他果然無畏得象個小勇士,睜著兩隻眼睛盯著護士把針頭扎進手背的血管裡,眉頭都沒皺一下。他的英勇行為立刻受到了全病房人的讚揚,紛紛以他為榜樣教育自己同樣打著吊針的孩子。

這下他不禁有點得意了,對著大家誇口:“不就是把這個針扎到手上嘛,有什麼了不起的。”紮上針後他談笑自若,和旁邊的小朋友們爭著表現自己的“才華”,查數,背兒歌……,絲毫沒有一點手上還扎著針的樣子。

之後他再來,表現得就更加的神勇了,可以談笑風聲地看著護士把針紮了進去,哪怕偶爾因為護士的熟練程度而被迫在小手背上重新紮過幾次。

我看沒問題了,以後就讓他自己去了,他會在家裡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很爽快地去獨自“看病”。

這在習慣了當保姆的媽媽看來是很難想象,甚至有點殘忍,但我認為這是一個當媽媽最應該做到的,我想得到的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一個無用的小少爺。孩子就是在我這樣“殘忍”中一天天茁壯成長著,他的身高和體重總是遙遙領先,各方面的發育情況也均衡良好。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所謂的早期教育(1)

早期教育,被很多人誤解為早早向孩子灌輸文化知識,有句話被曲解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認為不輸在起跑線上,那就讓他們早早出發吧。所以,很多速成的東西盛行起來,快速計算,快速識字……,不但學習週期縮短,就連學習的時間也越來越提前。

我從來沒想過把孩子培養成超常兒童,在學習方面,我更願意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像細雨滋潤土地般,一點點地充實和積累。

教他閱讀很輕鬆,在他幾個月大的時候我打了一些卡片,貼在他能看到的實物的邊上,牆上認知的圖片邊上也掛著字。嬰兒認字的原理跟記憶圖片是一樣的,所以當我後來把圖片抽走只留下字的時候,當我說“碗,電視,杯子……”他的眼睛就能準確地找出那個字,那時他只有四五個月。所以新聞裡說的兩歲的孩子認多少個字,我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只要反覆讓孩子看,他們就會把它們當圖形一樣記往。我的重點不是想讓他認識多少個字,而是想讓他學會閱讀。

兩歲半,開始教他讀兒歌,方法很簡單,把書放在他手裡,讓他用手指點著跟我讀,哪怕他早就會背的,也要求他必須用小手指點著讀。給他講故事時也一樣,我讀一句,他用小手指著跟我讀一句。我從來沒有單獨教過他枯燥的字詞,沒有用過什麼識字卡或是識字書,但日積月累的指讀和不斷重複的結果是,不到四歲他就認識二千多漢字了。這個過程並不困難,難得是堅持不懈,日復一日。而孩子也不排斥,因為我從來沒有要求他去記住哪個字,而只是給他讀兒歌,講故事,有規律的、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更新。

二歲多的時候讀了一篇《奶牛》:大黑牛,長白花,吃青草,甩尾巴,擠鮮奶,喂娃娃。風風很快會背了,而且由於指認的次數多了,對其中的一些字也有了印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