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匹夏州戰馬已經隨著光州刺史和長史到位而送到,這讓秦再道也是大鬆了一口氣。
騎兵迅速補足到了四個營,但人馬補足,要讓人馬合一變成合格的騎兵,這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耗費巨大的心血和訓練。
江烽兩度前往騎軍營寨察看,騎軍都不在營中,全數拉出去訓練去了。
騎軍的訓練主要在殷城,那裡荒坡野地甚多,地形地勢也較為複雜,尤其適合訓練。
按照秦再道的觀點,淮右騎兵不僅僅要適應平原地區的野戰,更要學會在丘陵地區的突襲浪戰,蓋因淮水以南地區丘區和平原混雜地帶佔大部分,不像中原和河朔那麼一馬平川,需要因地制宜。
除開騎軍外,五軍步軍的訓練也在有條不紊的鋪開。
江烽給出的訓練方式很快就在步軍和牙軍訓練中全面鋪開了,對壽州一戰中,步軍諸軍超強的野地行軍能力讓從楊堪、丁滿到許子清、張越他們都意識到了這種訓練方式帶來的變革性改變。
在之前,哪怕是大梁步軍中實力最強的龍驤軍,日行百里這種情形不是沒有,但是絕對無法持續兩三日,這一點楊堪、丁滿他們都心如明鏡。
也就是說,哪怕是以最強悍的大梁龍驤軍步軍為例,這種急行軍日行百里可以做到,但是在第二日第三日是絕對無法持續這種水準,但是這卻在澮州軍做到了。
而當時的澮州軍第一軍、第二軍乃至第三軍採取這種訓練方式最長也不過一年時間,像第三軍甚至只有區區幾個月時間。
當然,並不是說野地行軍能力超強就說明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強了,這僅僅是一方面而已,但這一方面對於像步軍這種移動能力較弱的軍種來說卻是極為關鍵的。
尤其是在江淮這一帶騎軍不佔主流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