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真正是一個聰明人,看問題很清楚。
“恆元,說句得罪你的話,這大概也是你們的心境吧?”張越忍不住道。
“當然。”葛衝不以為忤,不無感慨的道:“其實當時吳王投降時,我們其中就有許多人有意要加入淮右的,但君上對我們有成見,加上可能也有李這個逆賊的干擾,所以君上才沒有應允,也幸虧嚴大人、駱大人以及柴大人的努力,才有了我們機會。我相信只要君上拿下彭城,那麼感化軍各部便會立即明確態度,屆時不僅僅是淮右軍,恐怕原來的感化軍都會迅速轉化為對亳州袁軍的巨大壓力,那個時候袁軍未必能有多少餘力再來圍攻我們了。”
葛衝的分析讓張越也是越想越清晰。
對啊,徐州之戰其實就是一個大勢風向的問題,誰都知道時酆已經無力控制徐州了,只要淮右軍卻展現出來強勢,那麼感化軍各部首領肯定會明白屬於淮右的時代來臨了,聰明人自然會馬上選擇站隊。
站隊站得越早,日後在淮右軍體系中的分量自然就會越重,沒有誰會歡迎一個窮途末路的來投者。
而那個時候,感化軍龐大的各部軍隊也許就會迅速轉化為對西面蔡州軍的巨大壓力,屆時蔡州軍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防禦淮右軍和感化軍聯手對亳州東面的進攻,從永城、臨渙到山桑,全線都可能面臨攻擊,這才是他們需要擔心的問題,哪裡還能有多少餘力來圍攻城父?
也許淮右甚至可以直接逼迫袁軍讓出撤離通道,讓自己一方撤出也未可知。
************************************
就在張越和葛衝探討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