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力量,負責殲滅哈薩克方面軍。
北方聯軍的主力是新西伯利亞集團軍、克孜勒集團軍、蒙古…阿爾泰集團軍、中央第二集團軍、中央第五集團軍、中央第六集團軍、中央第七集團軍、中央第八集團軍。總兵力280萬人。
蒙古…阿爾泰集團軍部署在巴爾喀什北部的塞金地區,作為支援力量並沒有立即出動,該集團軍的兵力調配也嚴重落後於整個作戰計劃。這就意味著北方聯軍的主力是七個集團軍,總兵力220萬。
在中央第二集團軍從朝鮮戰場抽調至新西伯利亞軍區時,該集團軍曾經創造了平均每日行軍超過200公里的瘋狂速度,正是這個驚人的行軍速度使得衛立煌的雷霆計劃可以有效的實施。
利用蘇聯紅軍尚不具備在東線發動反擊戰的短暫時間。衛立煌就如同執白棋先手落子一般,先利用速度優勢派遣多支集團軍牽制蘇聯紅軍的朱可夫部、哈薩克方面軍、烏拉爾方面軍,集中精銳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素殲滅蘇聯東線大後方的喀山方面軍。
其賴以成功的法則就是令蘇聯紅軍無法想象的超常規的前進速度。以及反常規的作戰方式。
衛立煌用北方聯軍的新西伯利亞集團軍、克孜勒集團軍拖在後方牽制蘇聯喀山方面軍,用第六、第七集團軍牽制蘇聯的朱可夫部的三個方面軍,用第八集團軍搶佔奧倫堡至庫斯塔奈地區及裡海以北的區域,既能阻止蘇聯哈薩克方面軍後撤,也具備支援北線和西線的作用,中央第二集團軍、第五集團軍作為主力進攻毫無防備的蘇聯喀山方面軍。
衛立煌在這一系列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計劃中,有一個極大的反常規之處。那就沒有嚴格的保障其後勤補給線路,他的兵力派遣看起來像是一條三頭蛇,一旦蘇聯紅軍如朱可夫這樣的名帥決定反擊,只要抽調兩個方面軍集中起來殲滅趙庭柱、衛立煌的第八集團軍,就將使得北方聯軍的四個集團軍處於分散和被隔離的狀態。形同自溺。
這裡面就要涉及一個新的軍事革命,那就是空運作戰。
雖然帝國空軍主力還有1/3的部隊未能在戰前按計劃抵達北方聯軍,但是,衛立煌仍然擁有蘇聯東部戰場的制空權,在雷霆計劃開始之處,帝國導彈戰略軍就配合帝國空軍和陸軍火箭炮旅對蘇聯在東線的空軍基地、機場、雷達站實施全面打擊,遏制蘇聯空軍,在此基礎上,衛立煌擁有4個空軍運輸師,這是戰時的編制,4個空軍運輸師擁有超過230個運輸中隊,每個中隊至少保持4…6架運輸機,相對和平時期要擴大了四至六倍。
平均每一天,衛立煌可以透過空軍運輸師向前線輸送超過2萬噸的物資。
這個空前強大的數字使得衛立煌敢於做出一個瘋狂的決定,那就忽略掉中間線的運輸保障問題,直接派遣主力深入敵後殲滅蘇聯紅軍的後方部隊,在中央第二集團軍佔領喀山後的一週之內,帝國透過4個空軍運輸師超過1150架的軍用運輸機,向喀山增派了3個常規步兵師和1400門輕型榴彈炮增援前線部隊。
對於北方聯軍這樣的攻勢,蘇聯紅軍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可以實施反制,如果蘇聯擁有足夠的預備軍,那就能在這個月內將衛立煌的第二集團軍圍殲,但是蘇聯紅軍確實沒有這樣的軍事實力,隨著蘇聯在哈薩克的方面軍潰敗,在12月到來之前,帝國就以大規模機械化作戰迅速攻佔整個哈薩克地區,除了最後被層層包圍的烏拉爾方面軍,蘇聯紅軍在伏爾加河東側的部隊已經被帝國陸軍擊潰殆盡。
突然而來的戰爭,詭異而反常規的戰略進攻部署,閃電般的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突進,大規模的空軍運輸和空襲……蘇聯在一個月內的時間裡就喪失了在東部的半壁國土,損失兵力超過140萬,同時還有超過80個師約77萬人的部隊被圍困在烏拉爾防線。
訊息傳回國內,舉國歡騰。
《遠東日報》等全國性媒體紛紛以“殲敵百萬,開疆闢土一千七百萬平方公里”的標題釋出新聞報道,整個帝國自然是為之沸騰。顧維鈞內閣的信任危機也迎刃而解,中央內閣的支援率重新攀上高峰。
帝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徹底震驚了整個世界,帝國陸軍駐紮在拉薩地區的第35山地師乘機南下。進駐錫金和布丹地區,英國對此也未能提出任何異議。
相比納粹德國,中國對大英帝國所構成的威脅才是更為嚴峻的,並且。英國根本不能對此作出反擊,因為中國太強,一旦中英開戰。中國可以輕鬆拿下英國在南亞大陸所佔領的殖民地,將英國徹底驅逐出亞洲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