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完全不像是一個重量級的火炮。
除了長行程管退技術,三英寸露西亞野炮就是法國施耐德m1897型火炮的三英寸口徑翻版,更為低伸的彈道則是俄國人自行改進後的結果。
因為早期大清新軍各鎮大規模使用克虜伯m190305型75mm野炮。在國記憶體量較多,也為日本38年式野炮大量湧入國內製造了很多空間,山西、四川兵工廠都有仿製,只是質量很差而已。
從步槍到機槍,從機槍到火炮,第三鎮的這種差距一旦被東北新軍的主力師抓住,特別考慮東北軍的炮步協同作戰理論已經成型,結果可能是會非常悲劇的。
因為武器上完全佔優,楊正坤和潘矩楹都想去打北洋第三鎮,可他們的第二十鎮就未必打得過曹錕,不管怎麼說,第三鎮也是老牌部隊,訓練水平還是很可靠的。
聽了楊正坤、潘矩楹積極請戰的意思,宋彪笑了笑,和他們兩個人說道:“兵貴神速,怎麼打第三鎮的問題,我們昨天晚上就已經部署過了,今天中午12點整,我們的騎兵部隊會直接將第三鎮的兩個混成協切開,第二步兵師,也就你們所知道的第十二鎮新軍會插上去,從正面打掉一個協,第一步兵師會派兩個步兵團協助騎兵,在明天上午包圍第三鎮部署在開平縣的一個協,最終將兩個協同時殲滅在開灤地區。”
說完這番話,他隨手從旁邊的桌子上取過來一張空白的信紙,用隨身攜帶的鉛筆在上面劃出大致的作戰地圖,特別將兩個戰場的作戰距離標出來,道:“這是一個五十公里的大作戰區域,兩個實際交戰點的戰線寬度都不足三公里,派三個師上去意義不大。現在,我們唯一的擔心是清軍將駐紮在天津的第四鎮派上來救援,但據我們目前所知道的情報來看,第一,清政府陸軍部那邊還沒有這個命令,良弼到現在估計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第二,雖然從天津到開灤的距離很短,還有鐵路,可第四鎮也不敢貿然衝過來,它就算接到命令也需要兩天的準備。兩天之後,我們這一仗已經基本結束,我們第一師和第三步兵師都已經陸續抵達開灤地區,我的第一炮兵旅也抵達灤縣,他這個時候派過來的部隊越多,我越歡迎啊。我不是不歡迎你們參加革命戰爭,而是計劃已定,速度第一。現在讓你們重新制定作戰計劃也來不及。特別是補給的問題,東北新軍對你們的瞭解還是不足夠保證支援你們在前線打仗,你們貿然上線,我後面的後勤工作就會很亂。所以,你們現在不要急,關鍵是讓參謀部儘快摸清楚你們的情況。”
潘矩楹此時無話可說,對於這些細節的問題。他肯定是懂得,可有時候也真的不太在意,現在聽宋彪一說就感覺關內新軍。包括北洋軍在內和東北新軍還是沒有辦法比的,問題不在裝備上,而是在現代軍事的參謀總部體制上。…;
東北這邊還沒有打仗之前就將問題都考慮的很周到了。上陣之後就是亂槍打鳥,他們各路新軍的軍事思路就初級了,什麼都不想,衝上去臨時邊打邊想辦法,這肯定是幹不過別人的。
想來想去,潘矩楹心裡還是不甘心,因為他們不是怕死,確實是想參加革命,他和楊正坤、黃本璞等人還有另外一個想法——宋彪問鼎京師早是大局已定的事,他們也急於表現自己。以後好混個一官半職的。
楊正坤也是一樣的想法,就忍不住和宋彪建議道:“總司令,我們可以將炮兵拉上去打,咱們的88炮絕對比他們的75炮厲害啊,還可以節省東北新軍這邊的炮彈損耗。”
宋彪豎起食指輕輕搖晃。道:“仗不是這麼打的,你們的m1906型88mm克虜伯速射野炮在我這邊沒有庫存炮彈,我的75、76和105炮彈的儲備量倒是絕對夠的,而且我在東北的四大兵工廠都能生產。我的計劃是這樣,你們去打第四鎮靠的就是火炮厲害,你們可以用火炮和機槍在前面拖延著。不讓第四鎮組織大規模的反攻,當然他們不主動進攻是最好的事情,你們就在天津拖著他們,只要你們能拖延半個月,我這邊清理了北洋軍的主力,咱們就贏了,少死一個革命同志都是一種勝利。你們現在就將炮彈打光,那你們後面怎麼去打第四鎮?”
潘矩楹和楊正坤更加無話可說了。
他們這種火炮在國內確實是獨此兩家,就他們第二十鎮和禁衛軍有裝備,其他各支部隊都沒有,全國新軍籌建完成的新軍總計二十鎮(不含東北軍),各鎮的火炮基本都是以德式克虜伯75mm火炮為主,m19030508和m1906兩種都有,還有德造、日造、自造三種。
所以,m1906型88mm克虜伯速射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