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3 / 4)

小說:核武皇帝 作者:丟丟

棄,前兩者在1934年開始大規模服役,而tmt20mt20b坦克則繼續作為帝國唯一的重型坦克服役。

t153mt22輕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22。35噸,車高2。3米,採取低矮的車身設計,裝配有m1930型75mm火炮和m2型12。7mm高射機槍、m2型7。62mm並列機槍,發動機功率為450米制馬力,車體為均質鋼裝甲全焊接結構,採用整體鑄鋼式炮塔。

mt23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1。5噸,同樣採取低矮的車身設計,主炮早期為85mm線膛炮,1937年生產則更改為90mm滑膛炮,發動機為550米制馬力v式柴油機引擎,採用二級機械增壓技術。

作為帝國的坦克和大機械化變革的中心支柱,mbt系列在原有mbt30的基礎上再次升級出mbt3335兩個版本,這兩型坦克也是一個採用線膛炮,一個採用滑膛炮,區別於mt23中型坦克的地方在於mbt3335主力坦克所使用的都是90mm火炮,而105mm線膛坦克炮也已經研製成熟,作為技術儲備隨時可以運用於mbt系列坦克和mt24重型坦克、mt27坦克殲擊車的改進。

因為地形和生產數量有限的問題。mt24重型坦克並沒有投入到朝鮮戰場使用,而是以mt22輕型坦克為主,少量配置mbt33主力坦克和mt23中型坦克、mt27坦克殲擊車為突破點。

帝國陸軍有步兵戰車和裝甲偵察車這一系列的裝甲體系。所以在坦克級別的劃定上同世界其他國家有一定的差別,在1933年的帝國裝甲坦克級別劃分章程中,25噸戰鬥自重以下屬於輕型坦克,25噸至35噸屬於中型坦克。35噸以上屬於重型坦克。

mt22輕型坦克的自重和機動效能相對於日軍的九七中戰車都有絕對的優勢,mt22的戰鬥全重是22。35噸,發動機功率為450米制馬力。而日軍九七中型戰車的戰鬥全重僅為15。8噸,發動機功率為170英制馬力。

這樣的資料差別使得mt22輕型坦克在同九七中戰的對比中完全佔優,mt22輕型坦克可在1000米的距離輕易擊穿九七中戰,九七中戰則僅在400米內才有機會擊穿mt22輕型坦克的裝甲。

事實上,mt22輕型坦克本身就是專門為了朝鮮、東南、華南這樣的山地和丘陵地形設計,從設計之初,它就被賦予在朝鮮等山地戰場擔任主攻坦克的任務。

因為朝鮮東南部地區的地形相對平緩。適合大規模的輕中型坦克作戰,朝鮮的主要鐵路線也集中於此,帝國在開城集中了六個整編裝甲師,大規模更換上mt22輕型坦克,直到1939年12月底才具備全面進攻朝鮮東南部地區的條件。

在濟州海戰結束幾天之後。衛立煌也作為東北集團軍的第二集團軍軍長抵達開城前線,隨之而來的正是帝國精銳的陸軍第4師、第14師、第15師。

傅作義率領第一集團軍在開城打的很漂亮,真要全力進攻,他也能打下漢城,甚至是一路推到朝鮮南部,如今軍部讓他和第一集團軍暫時休整,讓在東北休整集訓了半年的第二集團軍上來強攻,他肯定不高興。

論資歷,衛立煌哪裡有資格和他平起平坐啊?

蔡鍔是打了一輩子的仗,當然知道傅作義會做何感想,所以這一次是親自陪著衛立煌率領第二集團軍上前線,名義由他直接指揮作戰,好歹給傅作義一個臺階下去整休。

1939年12月24日的這一天下午,蔡鍔就同劉賡雲、衛立煌、劉亞昭、黃百韜等人一同乘坐火車抵達開城前線指揮部,舒方德和東北國防軍的副總參謀長張鴻逵則留守在平壤指揮排程,維持後勤、情報工作。

傅作義在前線準備了一個小型的閱兵式,蔡鍔在檢閱三軍之後,發表了一番很是激昂的講話,隨後讓傅作義等人跟著他一起去指揮部,按照道理應該是先吃飯,但是中央國防軍明確規定,官兵待遇必須同等,士兵吃什麼,軍官就只能吃什麼,一概嚴令私設小灶。

所以,這天中午就只能在戰地食堂一起吃,讓勤務兵直接去打菜,諸位將官也只能是每人端著一個鋼製飯盒,坐在地圖桌旁邊吃邊談。

說是同等待遇,多多少少還是肯定有差別,炊事連那邊不至於真的那麼犯渾,可基本也就是多給將官們開幾盒罐頭而已,尤其是在打仗時期,搞出格是肯定要被查的。

很多事情就是風氣問題,大家對這些事情也都習慣了,在前線能開一盒醃肉罐頭也算是很不錯的事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