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持有的黃金儲備則一直在快速增加,相對應的則是英美黃金儲備的減少。
一億英鎊價值732。24噸黃金,一億美元價值150。46噸黃金,一億中圓價值75。35噸黃金。
美國證券市場的總市值逼近一千億美元,倫敦證券市場的總市值也逼近一百三十億英鎊。
在金本位時代,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數字。
中國聯合證券交易所的聯合指數則一路呈現下跌趨勢,5月份隨著央行連續三次加息而有兩次較大的跌幅,總市值已經從580億中圓下挫到410億。
中央政府的財政盈餘數額還是很高,累積到今年底,預計會有42億美元的國際盈餘儲備和11億中圓的財政部盈餘,前者是中央儲備局委託給中信公司的海外管理儲備,後者是財政部累積的國內財政盈餘。
實際上,中央政府的財政盈餘每一年都在擴大,這裡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債收入和國內投資收益,因為軍費所佔的比例並不高,加上沒有社會保險之類的特殊負擔。中央政府的稅收本身就能維持國內財政開支,多餘的收入就不停的變成盈餘。
並不是說政府財政有盈餘就一定要大面積投資到國內。在金本位這種硬指標下,以及維持自由資本經濟體結構的原則,國家投資的規模過大肯定不是好事。
甚至可以說帝國現在還可能就需要一場國際性的金融危機,將自己的財政盈餘釋放出去。
美國現在就處於一種很虛假的柯立芝繁榮之中,這本身也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