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1 / 4)

小說:核武皇帝 作者:丟丟

宋彪擺了擺手,道:“不用,你回政府之後再說吧,這段時間要乘熱打鐵,沒有德國和俄國的相助,我們也很難取得這樣的大勝,你要派外交官員去俄國和德國公使館拜會。俄國排在前面,德國排在後面。後面繼續安排德國公使見你,將事情搞的隆重點。擺出要和德國繼續加深合作的姿態。最後呢,美國公使那邊也要另外派專員去洽談,也要隆重點。至於英國,你什麼時候見一下朱爾典都沒有什麼關係,提前接見之後,後面就別談太多了。讓他們慢慢琢磨吧。”

唐紹儀默默點頭,道:“皇上聖明,臣下明白皇上的聖意,必當謹慎辦妥。”

宋彪嗯了一聲。繼續喝茶,在心裡尋思到底該如何對付英國。

中英在理論上也屬於一種交戰國的姿態,雖然英國自稱是中立,可若是沒有英國的鼎力支援,日本也未必敢於冒然發動這場辛亥戰爭。

日本戰敗之後,中英該如何處理外交關係,這確實是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雙方都想辦法慢慢琢磨著,絕對不是朱爾典仗著私人的交情和大英帝國的輝煌光環直接面聖就能解決的。…;

所以說,資深外交官的朱爾典也有不靠譜的時候。他就是太熟悉中國了,以為人情大於天,只憑私人關係好歹能見到皇帝。

宋彪此次如此之快返回京師就是來正式登基的,此時不登基,還要等到何時?

接見了內閣總理唐紹儀之後,宋彪此後幾天又和蔡元培、陶成章、宋教仁、梁啟超、張謇等國會的風雲人物見面,親自出面調解,推選蔡元培為第一任國會議長,促成光復會正式改組為中國光復黨。

在國會之中。宋彪身為皇帝所控制的力量並不侷限於光復會,新政強國會、立憲會都有他的一部分人選。

新政強國會以前朝遺留的新派官員為主,宋彪自身就是新政強國會的建立者之一,另外兩位重要的建立者則是張之洞和袁世凱。

立憲會的組成是最為複雜的,其中有張謇所代表的中央集權派,也有其他地方鄉紳代表的地方自治派,主體則是各地商紳,如張弼士、虞洽卿、朱葆三、渠本翹、喬景彥、孫梅堂等人就以立憲會成員的名義列席國會。

梁啟超的維新進步會雖然乏善可陳,但在理念上和光復會基本一致,強調中央集權、君主立憲和開明,完全支援帝黨一派是沒有問題,眼下只是拼了命的想在內閣政府和國會中找位置而已。

1911年6月10日,身為內閣政府外相的歐陽賡和中央陸軍東北軍參謀長陳其採代表中央政府,在平壤和日本政府簽署《中日停戰條約》。

在宋彪離開平壤之前,他已經和日本首相西園寺公望就朝鮮半島問題達成了“南北分理,共同監政”的原則,唯一的爭議點是朝鮮的首都留在漢城,還是遷往平壤的問題,這實際上關係到中日兩國到底誰來直接控制朝鮮的問題。

最後是中國讓了一步,同意將朝鮮首都留在漢城,而中央陸軍在漢城北部保留一個團的駐軍,日本也保留一個團,兩國在朝鮮勢力以漢江為界,駐軍也以此為界限,雙方在朝鮮總駐軍兵力都不能超過三萬。

日本做出的退讓是同意將西琉球群島分割給中國,雙方以宮古海峽為界,其餘條款則一概按照宋彪離開平壤前段約定為準。

由於《中日停戰條約》和《中日辛亥通商條約》是一起協商的,在《中日停戰條約》簽署之後,《中日通商條約》與1911年6月14日繼續正式在平壤簽署,在《停戰條約》中,日本放棄了在華的一切特權和租界,兩國重新簽署新的通商條約保障中日經貿,約定日本在華的國際通商口岸享有商貿權,而中國在日本的國際通商口岸享有同等商貿權,彼此有權在對方國家投資,並享有對方國法律許可權內的一切權利。

和日本不一樣,中國整體上是歡迎外商投資和外國資本湧入的,不管是英資、美資、法資,還是日資、俄資,只要願意遵守中國的相關法律,那就可以在華自由投資。

在《中日停戰條約》簽署之後,中國在19、20世紀第一次作為戰勝國取締了外國特權,在國內,宋彪身為皇帝的聲望自然高漲。

利用這樣的一個有利機會,國會內部的帝黨派議員乘機調整臨時憲法草案中的部分條款。在1911年7月1日正式透過了《中華帝國第一憲法》,《第一憲法》的條款是非常有利於皇帝的。不僅正式的在法理上承認了皇帝對軍事的最高統治權和指揮權,同時繼續授予皇檔政權。…;

訓政權是很厲害的一個東西。有了這個權利,皇帝隨時可以解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