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因為她沒法解決,她所以取了個這麼個怪書名。這個好不好,能不能這樣子對待你十年的光陰?我不評論,諸位想一想,我們這樣的文化問題,中國文化史上、文學史上僅僅有這麼一個特例,沒有第二個,你把小說從開天闢地到《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你看看就知道,這個大特例,引動了全中華人的頭腦的活動,為什麼?那是文藝問題嗎?不是的,這是個文化問題。我今天和諸位談,我說一百句、一萬句,我只有一句,文化大問題!那麼張愛玲因為太愛《紅樓夢》了,所以她特別恨高鶚,她給高鶚的評價,是她自己承認,簡直就是破口大罵了。她說了三句,第一句是“庸俗化”,第二說是說高鶚的後四十回是“附骨之疽”,第三她說高鶚“死有餘辜”。了不起!死有餘辜!這四個字是隨便由一個有修養的中華女士嘴裡,隨隨便便說出來的嗎?
請諸位想一想,我沒有意思,沒有任何意思請這麼多在座的來同意我的話,同意她的話。我毫無此意,而是說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這個東西到底怎麼辦?我們就永遠不解決?再過五百年,一千年,這不好。我們應該有更多的人關注這個問題,我們這個中華大文化的問題,這麼一個獨特的例子,好!謝謝諸位。
(全文)
咱們今天選的這個主題是我來看張愛玲和紅樓夢這麼一個主題,這個主題我覺得非常有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吸引人的題目。張愛玲是一個有國際聲譽的女作家,我非常佩服敬重她。但她平生的事業是創作,看一看她的生平,她是河北豐潤人,但這是說她的祖籍。她們家諸位都知道,清末做大官,她們家藏書據說極多。很多是外人沒有見到的,她們那個世代家學淵源,並非我們今天一般人所能想像。
今天說起晚清的官僚來,大家都沒有什麼好感,特別是由於中法戰爭,她的祖上負了戰敗的責任,這個責任是否由這樣的人來負,我要鬧不清。總之吧,由此聲譽不太好,是個書香門第,官宦之家。到了她這裡,她兩歲到八歲在天津。我是天津人,我太懂天津了,儘管我是郊區的,我是一個村童,她住的市內。天津僅次於上海,是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城市,聯軍戰敗以後,首先開商、通商埠,這是天津的特點。那個繁華、那個熱鬧,帶著洋味,是這麼一個地方。她從兩歲到八歲是在這個地方,然後八歲以後她到了上海。上海是什麼地方?還用我介紹嗎?比天津更大的十里洋場,然後香港、美國,我不用再細說這些,我不是為介紹她的生平,她的生活環境、求學的環境,所接觸交往的人士是什麼樣的?還用我來細說嗎?她變成一個作家,然後又成為一個紅學家,那這樣一本書,就是《紅樓夢魘》,就是今天我們的主題。這個事情本身我認為不是小說的問題、文藝的問題,張愛玲也由於特別喜歡《紅樓夢》,那當然要看、要學,從曹雪芹這個祖師爺那裡尋到一點本領,把小說寫得更好。當然這個還用說嗎?可能開始也有這麼一種心理成分,但是如果我們這樣看問題,那就非常簡單浮淺。而我們今天來講她,我們為了什麼?你們是為了來聽我什麼?這個大問題最歸結的一句話,這是一箇中華文化問題。如果我們不從這一個角度層次來看問題,那我們今天這個講沒有什麼意義。《紅樓夢》,一部小說。寶黛愛情悲劇,大家為林黛玉哭鼻子,張愛玲是個女的,她所以大概是喜歡這個講愛情的故事。是為這個咱們今天來到這裡嗎?我想不是,絕對的不是!我們第一要把這點弄清楚,好了。
然後呢,我們就開始說一說,我這個嗓子今天不好,還有點啞,我們回到張愛玲創作的這本著作《紅樓夢魘》,她的別的我更不涉及。今天咱們就把這個作為一個主題,我簡單講幾句,這個書大家知道,她的自序說從1963年到1973年,她好像是說人生是短促的。這不是她原話,我都是用我的話來說,去日苦多。這是古人的話,就是過去的歲月已經很多了,所剩的有限了。但是她說這個話的年齡不是很大,不像我。她說去日苦多的情況之下,我為了研究這個《紅樓夢》消耗了十年,這算是一項壯舉吧!非同小可,把一生的精力,十年花在這上面,怎麼不是壯舉呢?說得好!但是她為了什麼呢?起了一個書名《紅樓夢魘》,那為什麼你花了十年的精力,為它不惜任何犧牲,可是你怎麼起了這麼個名字呢?我不理解,我也不喜歡。《紅樓夢》很美好,喚起人的很美好的聯想,怎麼《紅樓夢》魘,做了一場噩夢。
張愛玲從八歲讀《紅樓夢》,據她的傳記說,每隔一個時期重讀一遍,一生也沒有間斷,這才夠一個紅迷。然後她寫了《摩登紅樓夢》,你看賈母身旁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