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經過江州,向雲並未太過打擾張遼,眾人僅僅休息一晚,便補足了一下,繼續往永安而去。
途中,路過涪陵,向雲倒是順道看了看甘寧。
甘寧並未辜負向雲的期望,從被向雲派遣到涪陵以來,甘寧便以他錦帆賊的名頭,招降了涪陵各地水賊,並按照向雲的囑託,開始在涪陵訓練水軍,建立造船坊,大肆招募工匠,製造船隻,一切,皆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見甘寧將涪陵治理的不錯,向雲也算放心不少,並未過多逗留,與眾人全速往荊州而去。
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向雲還是儘量打算隱瞞行蹤,故而,當眾人到達臨江時,便在臨江購買了些輕便的貨物,運了幾個馬車,偽裝普通商隊,減緩速度往永安而去。
由於貨物並不沉重,並未太過影響速度。
趕路是乏味的,一路上,眾人過夔關,過永安,謹慎前行,倒也並未出現意外,十天後,順利到達荊州夷陵。
夷陵,位於風景秀麗的長江西陵峽岸,長江中上游分界處,屬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地扼渝鄂咽喉,上控巴夔,下引荊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故名為“夷陵”,素有“三峽門戶”之稱。
在歷史,東吳與蜀國之間著名的夷陵之戰便在此展開,也是在此地,蜀國遭到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
到達夷陵,便可轉道長坂坡,過襄陽、樊城、新野,一路直上中原。
不過,到達這裡時,眾人卻是不再同行,分成了兩路,趙雲與典韋二人領著五十個侍衛,直走長坂坡,往襄陽而去。
而向雲,卻與王越、寒香二人,領著五十個侍衛,過江陵,往沔陽而去。
為何要走沔陽?原因有二,其一,向雲如今已在劉表的地盤,他們的行蹤雖然隱秘,但並不敢保證必定能逃過劉表的眼線,固分為兩路,可分散劉表注意力,讓其減輕警惕。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點,向雲往沔陽而去,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不久前得到訊息,他的昔日好友,荀攸,荀公達便隱居此處,且與沔南名士黃承彥相交深厚。
說起來,荀攸當初與何顒、鄭泰合謀刺殺董卓未遂,後在在史阿的幫助下,三人逃離京都,為擺脫董卓追殺,何顒、鄭泰直接投奔了對他們有活命之恩的向雲,而荀攸,則在勸張遼去投奔向雲後,便回了潁川看望了一下好友,而後為了躲避董卓的通緝,南下荊州,來到了沔陽隱居起來。
向雲也是在不久才得知荀攸的訊息,因此此次趙風病重,向雲堅決要北上冀州,其實也是有意趁機一道求賢,將曹操這未來的謀主,給求回益州去。
如今,向雲麾下能獨擋一面的大將已經不少,唯獨文臣方面卻是極為凋零,除了戲志才外,幾乎沒有一個能獨擋一面的謀士。
而荀攸的出現,無疑搔到了向雲的癢處,因此,在一得知趙風病重後,向雲便態度堅決的要隨趙雲一同北上,其實也是有意趁機拜訪荀攸,請賢出山。
向雲相信,依他與荀攸以往的交情,再加上目前的天下大勢,他請得荀攸出山的機率很大。
這不,一到夷陵,向雲便急不可耐的與趙雲分開,讓趙雲以北上祭祖之名吸引劉表注意力,而向雲則悄悄去拜訪荀攸,然後再從華容渡江,直走冀州,正好可與趙雲、典韋二人在義陽匯合。
向雲並不擔心劉表會對趙雲不利,因為,趙雲是打著回家祭祖的名頭,劉表如若阻攔,不僅有損他的名聲,況且,趙雲目前名聲並不是太過響亮,劉表也並不一定將一個趙雲放入眼中。
事情不出所料,就在向雲即將到達沔陽時,襄陽城內,劉表也已得知趙雲路過荊州的訊息。
第二十五章 登門拜訪
襄陽城,荊州牧劉表府邸。此刻,劉表正在埋頭處理荊州各地傳來的公文,雖然很多,但也樂在其中,畢竟,公文越多,則代表著他勢力越大,輪誰誰也高興啊。沙沙。。。就在這時,外面一陣腳步聲傳來。“報,蔡軍師求見。”一個侍衛匆匆來報。“讓他進來。”劉表頭也不抬的回道,侍衛口中的蔡軍師,正是蔡瑁,經過這段時間發展,蔡瑁已經深得劉表信任,官位也是青雲直上,從當初的校尉,升至如今的軍師祭酒,在整個荊州,也算數一數二的風雲人物。當然,相應的,蔡家勢力也自是水漲船高,使得劉表心中有些忌憚。“諾。”侍衛應聲而出。不一會,外面傳來一陣腳步聲,接著,一個身穿官服,頭戴冠的中年男子徐徐而來。中年身材高大,行起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