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敗了,敗的非常莫名其妙。
原本他們僅僅是撞上了一隻迷路的漢軍偏師,僅僅三千人的規模。而且漢軍統帥也不是馬謖,所以東吳氣勢洶洶的a了上去。
隨後漢軍偏師也就順理成章的敗退了,吳軍一路追擊。
然而,就在東吳眼瞅著要拿下開門紅的時候,對方突然來了一個信使。然後一眨眼的時間,剛才潰不成軍的漢軍突然掉頭殺了回來。
然後,東吳就被直接打穿了,兵馬折損大半。領頭的統帥甚至還沒反應過來,就被鄧艾衝到跟前一刀帶走了……
沒辦法,東吳的一線部隊基本死絕了。剩下的這阿貓阿狗參與的戰事並不多,上來就是國際大賽發揮失常也很正常。
在迅速擊破東吳的追兵之後,鄧艾一路引兵追擊到了長江河畔。上千吳軍根本來不及登船,被直接趕下了江水淹死。
不過,也就這意思了。
因為鄧艾僅吸引了敵軍發先鋒部隊,主力還未上岸。這一戰鄧艾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優勢,把東吳嚇的主動撤退,但並沒有達到重創吳軍的目的。
但現在,諸葛亮顯然也沒時間考慮這些事情了。在鄧艾追擊破敵的同時,諸葛亮開始不斷調動物資,開始向琅琊一線囤積。
黃河絕口啊!這可是東方所能見到的最大規模天災了!
對於古代封建王朝來說,一般有三項巨大的財政支出。分別是軍事開銷,官僚維護,以及最重要的抵禦天災!
黃河絕口這種事情,隨便來一次就足夠一個王朝財政困難了。尤其是算上後續一系列的波及,封建王朝幾十年緩不過勁來是常有的事情。
而這一次雖然黃河絕口的是南岸,前面還有一個濟水做阻隔。但僅僅這些,波及的面積就已經足夠龐大了。
差不多整個平原郡以及大半個濟南郡都變成了災區,受災人口得有十幾萬。若是不及時賑災,這十幾萬人作為流民逃荒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足以讓當地生態崩潰。
然後就是大範圍的饑荒和流民動盪……
顯然,中原已經戰亂太久了,漢民已經承受不住這個級別的折騰了。而作為大漢丞相,諸葛亮也絕不能允許這種事情的發生。
“幼常在青州準備的怎麼樣了?是否有及時賑災?”
在東吳被喝退之後,諸葛亮迅速動身北歸。在返回到壽春時,諸葛亮派人詢問起來。
“稟丞相,大將軍在黃河絕口的第一時間就開展賑災,並且……逼著當地大族一起出錢出糧賑災。”回來彙報的人向諸葛亮解釋道。
“只不過水災範圍太大了,大將軍既能簡單的對濟南郡範圍進行賑災。”
“讓他加快效率!若是出問題了,我拿他是問!”
此刻諸葛亮也沒心情在意馬謖擅自逃跑的事情了。甚至來說,諸葛亮還得感謝馬謖及時趕到了青州。
要是沒有馬謖及時趕到,等朝廷抵達的時候,大半個青州都得亂了。
“必須再快一點!”
…………
…………
…………
在諸葛亮快馬加鞭往青州趕,整個關東物資開始逐步向這邊運送的時候,馬謖正在濟南郡日夜不停的招呼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