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日,漢軍上下開始部署強攻長安的事宜。只要魏軍主力離開城池嘗試突圍,漢軍各部便全軍出擊,一舉收復整個渭南。
至於突圍的關中軍主力,將會在潼關一線被蜀漢東線主力堵截。
部署已定,接下來就是用回回炮轟擊城頭,逼迫魏軍今早撤退了。
在五日之後的黎明,天色剛矇矇亮,渭南甚至還有大霧瀰漫。
就在這個時候,長安城的西門突然洞開。數千全裝貫束的魏軍士卒魚貫而出,配合著鄠縣守備的魏軍突然對渭南的陳式大營展開了突襲。
不過漢軍營壘堅固,且軍紀嚴明,立刻就察覺到了魏軍的動向。陳式本人更是緊急披掛上陣,率領部曲迅速頂住了魏軍的突然反撲。
不過這一次魏軍的反撲非常猛烈,各部士卒完全不顧側翼後方,輪番強攻陳式的營壘。陳式一邊抵禦魏軍的攻勢,一邊迅速向主營送信求援。
當資訊傳到諸葛亮手上之後,諸葛亮立刻做出了判斷,
“看樣子司馬懿想要突圍了!”下意識搖了搖羽扇,諸葛亮眼睛眯了起來,
“仲達,你終於等不及了……”
“不過正合我意,傳令,全軍出擊,強攻長安城!先入長安者為北伐首功!”
在諸葛亮這一聲令下,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漢軍各部將士全都激動起來。尤其是許多昔日先帝時期的老將,很多甚至垂死病中驚坐起,吊起最後一口氣也要跟著一起上。
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今日,這個喊了將近二十年的口號,終於要實現了!
“諸位!十幾年的奮不顧身,至今終於要看到勝利了!”吳懿,馬岱,甚至連鄧芝都走上了戰場。諸將紛紛向麾下部曲士卒振奮士氣,宣誓道,
“此戰諸君皆隨我奮勇向前,匡扶漢室,還於舊都就在眼前!”
“諸君隨我衝鋒!”
“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
此刻,蜀漢數萬士卒士氣全都振奮起來,熱血在每一個人的心頭沸騰。
他們中間有的出身荊州,有的出身蜀中,有的來自隴右,也有部分是關中本地人……
但無論他們出身在哪裡,此刻意念都極其統一。
匡扶漢室,還於舊都!
這場長達十年的北伐戰爭,終於要迎來勝利的最後一戰了!
在建興十三年一月的一個黎明,無數漢軍士卒在黎明的薄霧之中,踏著關中的風雪朝長安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在漢軍發起對長安的總攻時,長安的東城門迅速大開。數萬關中軍以郭淮為先鋒,胡遵領兵為後軍,孫禮作為接應之下,全軍從城門魚貫而出,迅速向東急行軍撤離。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聰明人,仗打到這個地步,他們對彼此的目的和處境都瞭解的很清楚。諸葛亮知道司馬懿會優先突圍,司馬懿也清楚諸葛亮會以攻略長安為重。
所以在司馬懿做出佯攻的舉措之後,諸葛亮立馬就下達了總攻。在漢軍總攻的同時,司馬懿也悍然發起了突圍戰!
雙方是如此有默契,以至於看到這一幕的馬謖一度以為丞相是不是跟司馬懿有什麼心靈感應?
當然要是馬謖坐在諸葛亮那個位置上,他肯定不會優先去打長安。如果是馬謖來統兵的話,司馬懿這幾萬人估計一個也跑不了。
“將軍!丞相不是下令要全軍出動嗎?我看別的營都已經衝出去好些距離了。”
這個時候,馬謖的副將前來向馬謖詢問道。原因是隔壁吳懿的部隊已經衝出去一里遠了,馬謖還沒下令出擊。
“著急什麼?跟他們一起起跑這是欺負同僚。”馬謖擺擺手,非常自信的說道,
“讓他們先跑四里路咱們再上!這種大功還是得給同僚一點希望才是,不然以後他們就不跟我一起打仗了!”
馬謖核心部曲全都是騎馬計程車卒,哪怕是從荊州招募來的步卒,這幾年也大多學會了騎馬。所以馬謖絲毫不擔心搶不過隔壁的吳懿,反而為了增加點樂趣,先讓吳懿跑四里路。
面對馬謖的惡趣味,副將也只能無奈的笑了笑。自家將軍也年紀不小了,但總是有一種年輕人的惡趣味。
就彷彿住在他身體裡的不是一個近五十歲的靈魂,而是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一般。
終於,在吳懿兵馬先行四五里,距離長安城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