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謖這個掛逼,東吳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負責圍攻襄陽的吳將魯淑在聽聞訊息之後,當天連夜卷甲而趨。
此刻馬謖的威名已經到了東吳的荊州將領要望風而逃的地步了。如此待遇已經超出合肥張遼一大截了,再過幾年或許馬謖一露面,東吳就棄城而走也說不定呢。
於是,馬謖去樊城打了一個寂寞。面對已經結束的軍事壓力,馬謖只能罵罵咧咧的返回新野,準備跟李恢已經處理南陽的流民問題。
此刻李恢還是穿著一身斬衰服,雖然已經過去一年,但他依然是面色有悲痛之意。不過在看到馬謖罵罵咧咧的從樊城又回來了,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李刺史,許久不見。”馬謖走上前向李恢行了一禮,平靜的說道。
“昔日成都一別,至今已經有十年未曾相見了。”
“幼常,你變化可真大。”李恢認真的打量了馬謖一番,已經是一身戎裝不離身的馬謖輕聲道。
在諸葛亮征討南中之後,李恢和諸葛亮去成都受過封賞。當時見到的馬謖為人輕浮,一身文士打扮,怎麼看怎麼不靠譜。
現在……就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
“都是被逼無奈,不足道爾。”馬謖聳聳肩,輕飄飄的把這件事揭過去了。
“李遺的事情……我很抱歉,並沒有趕上。”
“無妨,生死有命。”李恢輕輕搖搖頭,隨後一句廢話都不說,直接攤開公務道,
“既然幼常你已經來南陽了,正好我需要你。現在南陽已經不適合大規模屯田了,這麼多流民養不起,得讓他們往關中遷。”
“幼常你是荊州人,應該在當地有點名望吧,這些事情還得需要你的幫助。”
“等等等等……什麼叫南陽已經不適合大規模屯田了?我是本地人,你別嚇我。”馬謖打斷了李恢的話,有些狐疑的詢問道。
南陽盆地氣候土地都極其適合耕種,無數良田可供開墾。按理說這裡應該是良好的屯田區域,怎麼到李恢這裡變成不適合了。
“那都是老黃曆了,現在要在南陽屯田可不是一般的困難。”李恢翻了翻白眼道。
“但是之前……”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幼常你太久不在此地,已經不瞭解了。”說著,李恢攤開地圖,平靜的向馬謖解釋起來。
在李恢一番解釋下,馬謖大概瞭解南陽具體情況了。
現在的南陽大體分為三個區域,宛城,襄樊以及新野。其中宛城和襄樊都是戰場前線,就算你在這裡屯田百姓也不樂意。
到時候仗一打起來,百姓就全都逃散了。
唯一適合屯田的,只有位於南陽中部的新野一帶。而這裡的各項基礎設施都被破壞的很嚴重,道路水渠十不存一。
尤其是,新野一線的基礎設施破壞主要不是來自戰亂,而是被故意破壞的。
這又是曹魏的手筆,為了防止未來荊州方向敵軍北伐從此處取得補給,曹魏人為的破壞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大量水渠被堵塞,道路被破壞,很多田地更是被硬生生用馬匹踏實了。
歷史上這裡是司馬懿當政時期,由鄧艾提議並開始在淮南南陽一線動用關東力量屯田。用了十幾年,這才使得南陽短暫的回覆了一點人氣。
而因為馬謖的蝴蝶效應,鄧艾跑去北境牧馬了,司馬懿跑去南皮養老了,南陽也就一直廢棄著。
“想重整此處需要太長時間了,在這期間這麼多流民都得南陽養,我可負擔不起。”李恢把筆扔到一邊,攤攤手向馬謖說道。
“現在新野附近流民有數萬人,這些人口本地已經要養不起了。”
“所以伱的意思是……讓他們逃荒?”馬謖眉頭皺成了一團,有節奏的敲擊著桌面問道。
“沒錯,現在只有鼓勵流民逃荒這一個選擇了。”李恢點點頭肯定了馬謖的猜測。
目前為止南陽已經不堪重負了,每年甚至需要漢中補貼糧秣才能維持。若是再帶著這麼多流民開荒,其耗費根本不是南陽可以承受的。
反倒是關中那邊,雖然戰亂導致土地荒廢,但水渠和基建都還在。加上那邊正處於大量屯田缺乏人口的地步,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所以不管怎麼看,這都是現在最合適的辦法了。唯一的難點就是怎麼權百姓向北逃荒,這個需要幼常你來辦。”
李恢的意思馬謖可以理解,但一時間馬謖臉色卻多了幾分苦笑。
“又要向北逃荒……這些流民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