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一戰,曹魏關東援軍超過兩萬兵馬被殲滅,包括統帥辛毗在內戰死的將領超過了二十個。在這其中,先後向漢軍投降的魏軍士卒就有近萬人。 最終能逃回潼關死守的,也就僅僅是王基帶領的不到萬數的殘兵敗將。 唯一可惜的,就是因為楊家給的支援不多。鄧範手上的兵力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最終讓王基順利逃回了潼關。 但即便如此,鄧範留在蒲板津的兵馬在楊家的暗中支援下,依然順利的攻下了守備空虛的風陵渡,並接應漢軍兵入蒲板津。 當漢軍自風陵渡進入蒲板津,馬謖的大旗一樹立,中條山一線的魏軍士氣瞬間就土崩瓦解了。 原本他們大軍堵在中條山西面,就是因為傳聞馬謖帶兵出現在蒲津渡附近。結果現在正面的蜀軍還沒趕走,背後蒲板津又出現了蜀軍,一時間魏軍再無戰心,全軍撤向了河東郡。 但是吧,蒲板津守軍這一逃,直接害慘了還在馮翊郡設防的陳泰部。他本來就是背靠黃河,仗著背後蒲板津的支援才艱難頂住張合的攻勢。 結果現在蒲板津一淪陷,陳泰立馬變成了深陷漢軍包圍。陳泰連傷都沒法繼續養了,連忙集結全部兵馬向最後一個還在魏軍控制範圍的龍門渡撤退。 不過半個月,漢軍主力便將戰線正式推到了蒲板津一線。從潼關到弘農的這條秦關道,全部暴露在了漢軍的兵鋒之下。 這一切的進展快的驚人,好像追過去了一個月,原本有將近七萬兵馬的東線戰場,就只剩下王基帶著一萬來人的殘兵敗將,整個東線戰場全線告急。 不過,這麼快的進展並沒有讓車騎將軍馬幼常感到高興。至少目前來說,最頭疼的依然是怎麼糊弄丞相的問責。 這一切進展實在是太快了,快到馬謖感覺前段時間自己還在華陰城外擺作死,現在就已經在蒲板縣養傷了。 “這一仗贏的也是驚險,要不是士載強行軍翻越了中條山,估計我現在已經倒在潼關外了。”馬謖看著自己傷勢之重,甚至被包紮的裡三層外三層,不由吐槽了一句。 自打街亭以來,他已經無數次接近作死的邊緣了。好幾次比如這一次,就差最後那臨門一腳了,但自己就是死不了。 而且每次他都能被這軍中的郎中從鬼門關邊緣搶回來,彷彿泰山府君不要他一般。 我蜀漢串醫的醫術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了? “將軍過讚了,若非弘農楊家的支援,某同樣也已經死在蒲板津了。”鄧範拱了拱手,一字一頓的向馬謖彙報道。 鄧範彙報緩慢,語氣慢的出奇,但馬謖依然很敏感的發現,鄧範這小子不口吃了! “士載的口吃好了?”馬謖挑了挑眉,看向鄧範詢問道。 “稟將軍,已無大礙。”鄧範點了點頭回答說道。 “很不錯,之前士載常困擾口吃,斯斯艾艾很難與同僚交流。現在口吃基本好了,日後也用不著每次都以紙筆交流了。” 馬謖見到鄧範基本不受口吃困擾了,也感覺很是不錯。隨口祝賀了一下,然後詢問起左右道, “弘農楊家的使者到了嗎?他們不是前天就說要來與我見上一面嗎?” “稟將軍,楊家的使者現在已經到門外了,只不過因為將軍還有事……” “有啥事啊,快去請楊家的使者進來吧。”馬謖擺了擺手,立刻讓侍衛將弘農楊家的使者請進來。 弘農楊家也算是名望大族,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是上層世家了。其最早的先祖可以追溯到漢昭帝時期,代代都是大漢重臣。 比如東漢末年的太尉楊彪,以及那個把曹老闆零食分了的楊修,都是弘農楊家的人。 這麼一個大族突然決定加盟蜀漢,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都是好事。而馬謖作為太子太傅,東線戰場的最高統帥,自然也得見一見他們。 很快,一個一身白衣,看上去極其年輕的文士就在使者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在見到馬謖之後,文士立刻恭敬的行禮道, “楊準,見過車騎將軍!” “楊準……弘農楊氏真是誠意十足啊。”馬謖眉頭頓時一挑,一時間有些驚訝。 楊準本人名氣不是很大,他父親楊囂也不是什麼大官。但是這位的爺爺可是大有來頭,正是雞肋戰神楊修。 換句話說,楊準正是楊家現今的嫡長子,並非是什麼庶出。 讓家族的嫡長子前來當使者,這誠意馬謖都得動容。 “原本準是在洛陽當值的,只是湊巧家母逝世,不得不回弘農守孝。結果剛好碰到大漢光復關中,於是某也就奉家族之命前來為使了。”楊準面色平靜,有板有眼的說道。 至於是不是湊巧,只有天知道。 “我聽士載說,弘農楊氏與棄偽魏,引弘農全郡西附大漢?”馬謖接著詢問道,不過立刻遭到了楊準義正言辭的反駁, “將軍此言差矣,我楊家世代為大漢臣子,食漢祿,受漢恩。更兼與偽魏有深仇大恨,一直被賊打壓,因為無力抗爭而與其虛與委蛇。 今漢軍光復,我弘農楊氏自然是高舉漢旗以響應,何來棄偽魏一說?” 對此,馬謖嘴角抽搐了兩下,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