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督益州(1 / 2)

接下來的時間裡,馬謖短暫的老實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一直坐鎮驃騎將軍府,帶著一眾官員在關中推行起了府兵制。

府兵制本身推行起來並不困難,只要有兵有地而且控制力足夠高,推行起來就非常簡單。

關中這裡本來就是沃野千里,在數十年戰爭之中人口凋敝。在廣袤的關中平原上,大量的可用耕地等著人來耕種。

這些在大漢奪取關中之後,被諸葛亮第一時間清丈了出來。整個關中基本所有可用土地全都迅速登記在冊,根本不給大族一點發揮的空間。

在如此詳細的檔案面前,府兵建設初期的所有問題都不叫事了。甚至在馬謖還發現,丞相府已經提前給他們修好了道路。

馬謖需要做的,就僅僅是給士卒分發耕地,然後在恰當的地方建立兵府。而這些事情都是李穆搞了好多年的,很快就給處理完了。

所以沒過多久,馬謖又被李穆競爭的沒活了。在沒有地方去作死的情況下,馬謖只能老老實實的提前開展選鋒策。

選鋒策算是馬謖對這些年作戰的總結,專門針對在戰場上沒時間俘虜敵軍的時候。

因為馬謖大多數時候是以少打多,所以一般都是對敵方主將追殺。至於底層計程車卒,經常因為人手不夠而無法全部俘虜。

而且如果俘虜太多士卒,還會影響馬謖的作死效率。所以馬謖老早之前就苦惱於此問題,所以這才設計出了選鋒策。

這個策略具體執行起來也不困難,核心便是精選精銳。馬謖親自帶人在數萬大軍之中精挑細選,短短半個月就選拔出了士卒兩千人。

隨後馬謖把柳隱拽了過來,讓他繼續幹老本行,幫馬謖訓練這一夥精兵。至於識字問題反而更好解決,馬謖從自己最早的老班底拽出幾十人來,立刻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畢竟他麾下那幫老班底都是當年他手把手教出來的。在八年的征戰之後,最終三千騎兵只剩下了不到兩百老兵。但這兩百老兵各個能征善戰,且都能最基本的識文斷字。

讓這幫人來訓練選鋒營,馬謖心裡也放心。

同時,馬謖還對麾下本部步卒的裝備進行了改動。

因為隨著戰場的推薦,關東很多地方已經不適合騎兵作戰了。在這種情況下,馬謖想作死就必須得帶步卒,但常規裝備的步卒大機率是跟不上他的速度的。

就算跟上了,這些步兵個根本無法和騎兵一樣可以迅速撕開敵軍的戰線。為了應對這個問題,馬謖專門找到了蒲元大師,打造了出了兩千副一米多的雙手大劍。

這玩意可謂是近戰利器,尤其是適用於突進軍陣的尖兵使用。

這玩意最早是唐代出現的,也是李世民最先開始組織使用的。後來明代戚繼光也在對付倭寇之中使用過,用起來無往不利。

不過在組織選鋒營的時候,馬謖自己也琢磨了一番。

府兵制,玄甲騎兵,騎兵數人衝陣……這些好像都是李世民的標配來著。

壞了,我成天策上將了!

這樣的日子持續的三個月,馬謖一直擱長安杵著,讀過了八年以來最安逸的一段時間。這期間馬謖也在諸葛亮硬逼下,老老實實的回家跟妻小見了一面。

不過這麼多年沒見了,以及十來歲的馬平看向馬謖的眼神已經完全是個陌生人了。對於馬謖,馬平一直是以三分好奇,兩分陌生,四分崇拜還有一分疏遠的眼神來看的。

就這樣,一直等到渭北三郡的兵府初步建設完之後,馬謖才被諸葛亮批准離開長安。隨後奏摺一路送到了劉禪手上,極其通暢的蓋章透過了此事。

馬謖加封益州牧,督蜀中諸軍事,專職負責監督清丈土地以及大族換地。這放在明清,高低也得算是個欽差大臣。

在拿到這個任命之後,馬謖長呼了一口氣,感慨終於可以去活動一下了。為了這個作宕機會,馬謖硬生生在長安養老了三個月。

好在,現在終於等到這個機會了。

馬謖迅速收拾好行裝,僅僅帶了從騎數人連同馬忠幾個人。算上硬要跟著一起前往的李穆,僅僅帶著十幾個人就正式走馬上任了。

益州,我馬謖又回來了!

…………

…………

…………

益州,成都。

在劉禪遷都長安之後,這個天府之國的治所瞬間變的冷清了不少。之前戒備森嚴的城頭守衛少了大半,各地防範也少了不少。

畢竟之前是天子在自處,禁軍常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