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軍鎮屯牧(1 / 2)

軻比能部被馬謖所破,眾皆潰散,死者甚多。馬謖將俘虜和繳獲的馬匹全都打包,一併運回了桌子山。 軻比能是北境的強權,其部落實力在北方非常龐大。結果帶著兩萬步騎南下北地郡,還沒走到就被幹趴下,這個訊息是極其駭人的。 尤其是北境還有幾個羌胡軍閥想南下救援北地郡,結果聽說了軻比能的事蹟之後全都虛了。 連北羌王都被幹趴下了,他們去大機率也是同等下場吧? 整個北境胡人皆放棄了救援北地郡,讓那邊的北地王自生自滅了。 而與此同時,馬謖返回桌子山大營,也接見了這位名將鄧範。 說實話馬謖並不是很喜歡鄧範,這位能力是有但貌似有些沒節操。歷史上把蜀國覆滅之後,他甚至拿戰死者的頭顱築京觀,甚至還有自家士兵的頭。 這讓馬謖有些不喜歡,畢竟幹這事太缺德了。但是想想鄧艾現在名字都沒改,也沒有幹啥天怒人怨的事情,馬謖還是打算見一見。 還沒改名為鄧艾的小鄧範,很快在侍衛的引路下來到了馬謖的軍帳。見到馬謖之後,鄧範行禮向馬謖問候,態度極其恭順。 “坐吧,既然張嶷舉薦了你,我自然要見上一面。”馬謖微微點點頭,對謹慎小心的鄧範說道。 “不過我不喜禮節,只看能力任用賢才。你的能力若是貨真價實,我自然會破格取用,但若是能力不行,怎麼著我也不能重用你!” 馬謖向來對事不對人,只要有能力的,哪怕跟他有仇也沒事。要是沒有啥能力,關係再好馬謖也絕不舉薦。 這也是馬謖自從穿越一來,再也不舉薦本族子弟的原因。 對於馬謖的要求,鄧範早有準備,立刻從懷中取出一碟紙張,恭恭敬敬的呈遞給馬謖。 馬謖接過來看了一眼,頓時有些驚訝。 鄧範記錄的,是曹魏從淮南到南陽,一整片地域的地形圖。包括南陽盆地,淮水南北的地容地貌,甚至哪裡適合屯兵都記錄的一清二楚。 沒看出來,鄧範這小子還是個繪圖專家呢! 馬謖有些吃驚於鄧範的繪圖能力,以及對地形的瞭解程度。不過鄧範準備的見面禮還沒出完,在馬謖看完地圖之後,鄧範又呈遞了一份西北屯田的分析。 雖說歷史上鄧範屯田喜歡極盡壓榨屯田民,但他對屯田也是比較瞭解的。在西北屯田不過幾個月,已經對西北具體情況有一個概述了。 所以鄧範極其自信的找張嶷借來了紙,把自己的觀點全部記錄下來。 馬謖對此不做評價,只是平靜的看完鄧範給出的結論,淡淡的詢問道, “伱的意思是,西北並不適合大規模屯田?” 鄧範點了點頭,因為口吃他一直不敢說話,害怕引起領導的反感。不過好在進來之前找張嶷要了不少紙,也算有記錄交流的機會了。 只可憐張嶷,被鄧範這麼一借,手上的紙全都被要走了,心疼的張嶷半夜都要睡不著覺了。 鄧範攤開紙,給馬謖一點點解釋起自己的理論。 “徵北將軍明鑑,某的理論皆有據可依。” “西北之地乾旱少雨,水源缺乏,真正適合屯田的地方非常少。而且西北百姓多羌民胡民,他們並不擅長耕種,教化他們需要很高的成本。” “將軍若是想教化他們,最好等攻克關中之地,以關中一大,百姓之多,教化少數羌民。在西北與北地這些地方,大多數都是不會耕作的百姓,此等胡民不適宜用以屯田!” “所以呢?具體有解決措施否?”馬謖挑了挑眉,開口詢問道。 馬謖也知道,讓羌胡人來屯田,本來就是很困難的事情。不然馬謖也不會想出那麼多複雜的計劃,以此來削弱民族矛盾。 但本質上,這並不高效,屬於沒有辦法的辦法。若是鄧範能提出一個合適的政策,馬謖也不介意私採用鄧範的意見。 聽到馬謖的話,鄧範眼前頓時一亮,他就等馬謖這句話呢。於是他立刻從懷中抽出最後一張紙,遞給了馬謖。 “軍鎮屯牧!” “西北雖然乾旱少雨,但多數地方適宜放牧勞作。羌民胡民多年放牧亦有經驗,足以推行軍鎮屯牧之策!” 所謂軍鎮屯牧之策,鄧範的設想是在河套平原設立幾個軍鎮,內部軍民以屯田為生。朝廷出大員鎮守此地,給予部分優惠來保證軍鎮的忠誠。 而軍鎮的作用,就是監視看管牧民! 西北絕大部分都是羌胡人,他們不擅長耕作但是擅長放牧。漢軍俘虜之後可以分給他們草地,讓他們半定居性的放牧,定期向牧民徵收牛羊馬匹。 而設立的軍鎮,就是負責看管他們的! 這樣一來,朝廷只需要維持幾個軍鎮的存在,就可以輕鬆看管這些牧民。只要在要地的軍鎮不受變動,依然終於朝廷,缺乏武器無力造反的牧民就只能為朝廷繳稅輸血。 如此以來,北境廣闊的草原可以得以利用,而成本可以被大幅度削減。最主要的是,只要朝廷控制力依然正常,那北境就會一直為大漢提供牛羊馬匹,這些牲畜的價格還會被大幅度削減。 同時軍鎮的存在還兼備一個防禦的職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