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導彈攻擊日本戰機的實戰相比較,所以此次也將會是這種導彈用實戰來證明自己的難得機遇。
廖志涵剛才就是在透過機載火控雷達和攻擊電腦,利用機載發射裝置為導彈供電並輸入資料,當然最為重要的是利用製冷裝置為導彈的紅外探測器連續製冷。等進入空戰之後,前座的飛行員餘少峰只需要摁下發射按鈕,讓發射電路通電後讓導彈啟動攻擊程式,脫離戰鬥機一定距離後解除保險進而攻擊。
當然,格鬥導彈就不需要武器系統官設定目標了,視距之內的戰鬥或採用射程在五公里之內的近程格鬥導彈,或採用戰機機炮。
“第一中隊、第二中隊、第三中隊,全體注意,間隔二十秒攻擊準備”
從戰術通訊頻率裡傳出了預警機指揮員的聲音,導彈協同攻擊之下,這些戰鬥機再牛也得聽從指揮,聽到命令後早已在三千米高空排成了一排的36架戰鬥機,所有的飛行員都在幾乎在同一時刻將操作杆上的武器發射蓋推開,腥紅的武器發射摁鈕已經準備承受飛行員的拇指摁壓。
“第一中隊,導彈發射”
命令再次傳來,36架戰機中的第一中隊12架戰機,非常整齊的略略昂起機頭,隨即拋下了機腹之下的四枚“勁弩”中距離空空導彈。天空中瞬間拉出了一道道清晰的白色煙柱,導彈很快就加速到了兩點二倍於音速,13。5公里的距離加上加速的時間也只花了1分零15秒鐘就飛完,而日軍那密密麻麻252架的飛行編隊彷彿迎頭撞上了一堵鋼刺之牆一樣,飛在編隊頂端的12架戰機以及其左右兩側的轟炸機,根本沒有做出任何動作,甚至連飛行員還在驚訝於什麼東西飛得如此之快的時候,迎頭飛來的導彈已經和他們熱吻起來。
活塞式螺旋槳飛機採用的是發動機前置,而且為了進一步讓引擎容易冷卻,大多發動機都是隻有一層蒙皮蓋子,根本沒有做出消除紅外特徵,對於“勁弩”導彈的紅外引搜尋裝置而言,很快就透過了中央計算機的目標資料對比之後發起了攻擊。瞬間爆炸開來的導彈戰鬥部迸射出難以計數的殺傷破片,一剎那之間就把三十餘架戰機消滅,同時飛濺開來的破片和戰機殘片還讓其他戰機受傷。
更為驚訝的還在後面,比第一中隊延遲20秒鐘發射的第二中隊所發射的48枚導彈接踵而至,每一箇中隊發射的導彈就好比是在給洋蔥剝掉一層表皮一樣,所以輪到第二中隊“剝皮”的時候,日軍三角形飛行編隊已經被差不多去掉了頭部,其他戰機還尚未進行更大範圍分散的時候,以每秒鐘750公里速度飛來的“勁弩”導彈又幹掉了二十幾個倒黴蛋。;
而第二中隊的導彈進入末端衝刺的時候,第三中隊的導彈已經上路,並且兩邊的戰機都是在迎頭飛行,所以距離不斷縮小之下,導彈的飛行時間就更短了,以至於第三中隊發射的導彈才剛剛加速到2。2馬赫的速度不久便“撞上”了二十多個倒黴蛋。
“草,144枚導彈幹掉了94個目標,百分之六十五的命中率……怎麼和咱們打靶機的時候差不多的命中率。我還以為百分之百來著”
廖志涵本以為這些導彈會給他帶來非常驚訝的百分之百命中率,但事實上還是錯誤估計了這些導彈,她們並不是萬能的,是需要改進的。但看著自己的綜合顯示板上的雷達顯示塊,剛才還密密麻麻的目標此時已經少掉了很多,他也是非常高興的。
話音剛落,不用預警機提醒和命令,三個中隊就開始以中隊為單位進入近距離空戰狀態了。餘少峰所在的第一中隊也毫不例外,他首先就是噼裡啪啦的將機載通訊頻率調到了中隊之內,同時催大油門向日軍加速飛去,是時候讓戰機攜帶的4枚格鬥導彈發揮功效了。當然,在這之前最大的工作自然是把笨重的超大副油箱拋棄。
距離剛剛縮小到3公里之內,也就是“利劍”格鬥導彈的最大有效距離之上,飛行員們以最快速度鎖定攻擊了火控雷達上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目標,機翼之下的兩枚格鬥導彈瞬間就落下並點火飛奔了出去,拉著一個細長的煙柱將目標擊落。而這些戰機自然也只剩下了兩側翼尖的格鬥導彈,以及裝在機頭雷達罩後方左下側的一門備彈675發的二十毫米六管機炮。
導彈發射完畢之時,所有戰機就選擇了急速爬升。和螺旋槳飛機相比較起來,雖然是可變後掠翼的噴氣式戰鬥機,小半徑之內的機動性是不行的,飛行員們唯一能夠藉助的就是速度、爬升率和機載裝置的優勢。不到三十秒,所有戰機都已經爬升到了八千多米的高度,而被突然到來的格鬥導彈打亂的日軍殘餘戰機還在三千多米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