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到後來的火藥彈射,共和國海軍都投入了一定的資金研究各種可行的彈射方式,最讓共和國海軍感到灰心的一次是對火藥彈射器的全尺寸工程機模擬彈射實驗,那一次實驗共和國海軍司令陳紹寬都親臨現場觀戰,但火藥彈射器糟糕的表現著實讓他當即呆若木雞。
當時實驗的火藥彈射器採用並不完全閉氣的c型汽缸,發射藥安置在沉重的活塞上,讓不斷燃耗的火藥持續的推動活塞產生推力,讓發射藥穩定燃燒這一塊倒是可見共和國當時化工水平已經相當不錯,但可惜的是在實際試驗中,火藥燃爆的震動和衝擊過載實在驚人,燃燒之後對汽缸的燒蝕以及釋放出來的有毒氣體更是讓人啞然,真要是裝配在航空母艦上長期使用,那對甲板作用人員的身體傷害可謂不小,更何況這樣的彈射器完成一次之後就得花費很長時間清理汽缸,再次彈射準備時間過長。…;
火藥彈射器的失敗一度讓當時的共和國總裝備部海軍裝備研究所及其眾多科研單位心灰意冷,可意外之喜終於發生了,一位回家途中恰好看到自來水管爆裂開來,高壓的自來水猛然直竄天空的科研人員,從自來水噴湧而出之間有了靈感,回到家中,他徑直衝進單身宿舍裡的廚房,猛地一下扯掉了液化氣罐的輸氣管,倏然之間開啟了閥門,加壓密封在液化氣罐內的天然氣猛地噴射出來,那嘶嘶的聲音更加刺激了這位科研人員的靈感,關上閥門後,他門都忘關便直奔研究所,次日便趕到了郊外的一家工廠蹲在一個蒸汽鍋爐前,一看就是四個多小時。
所有人都以為他瘋了的時候,蒸汽彈射器的想法已經橫空出世,雖然蒸汽彈射器最早的確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但這位科研人員獨特的地方就在於,他有了創新之處,而這一天剛好距離共和國海軍首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炎黃”號正式服役成軍兩年,海軍在裝備活塞式螺旋槳艦載機的航母才剛剛服役一年多時間就開始想到了未來要讓噴氣式艦載機上艦而不得不引發的大規模航母艦艇改裝,乃至專門設計一款新型航空母艦。
133年2月3日,共和國海軍代號“323”工程正式啟動,該科研工程先期科研投資資金就高達2億元人民幣,共和國海軍希望能在兩到三年之內看到可以全尺寸工程機,而直到136年5月,首臺真正意義上的大功率蒸汽彈射器才在廣西防城港海軍實驗場正式開始首次實驗,而也是從那一天起,共和國海軍每一臺蒸汽彈射組都是在廣西誕生,因而海軍每一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彈射器組更換,大多也都是防城港。
春節之前就返回了防城港進行例行維護的第三艦隊旗艦“世民”號航空母艦,是在2月5日被確定必須要更換四個彈射器組,得知訊息的艦隊司令宋成豪,第二天就直飛防城港而來,經瞭解之後才知道,原來2月2日夜被送上船臺的“世民”號航母經過基地專家組的連夜檢查之後,發現長期在海外部署的“世民”號航母,過度使用彈射器組,雖然進行常規的修理和養護,四個彈射器組還都能繼續服役使用一段時間,然而誰讓第三艦隊責任重大事務繁多,作為旗艦的“世民”號肯定不允許有朝一日在萬里之外的海洋上出現了彈射器無法使用的狀況,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自然是全部換新的。
海軍不差錢,四個蒸汽彈射器組連同更換費用在內一共還不到五千萬元,但在這關鍵時期,重新服役時間遠比金錢來得重要,更何況在這二月至三月期間,第三艦隊大部分艦艇都要進行輪換回廠維護保養,難道堂堂第三艦隊竟要淪落到無艦可用的地步?
宋成豪很揪心,在防城港呆了幾天時間便又返回了新加坡,按照慣例或者說是不成文的固定,艦隊司令顯然需要在春節期間出現在一些重要的慶祝活動中,所以身心俱疲的宋成豪是奔忙於新加坡和阿巴斯之間,期間還曾飛赴了未來隸屬於第三艦隊的又一座海外軍事基地——迪戈加西亞島。
位於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亞島,緊扼印度洋主要航道,北守阿拉伯海、西看亞丁灣、東眺東南亞、南俯澳洲與非洲好望角,這座面積27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島在很長時間裡都屬於英國模里西斯殖民地管轄,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英國人看到了和共和國聯手合作的廣闊未來,在亞洲民主國家聯盟咄咄逼人勢潮之下,英國人也知道這些在共和國勢力範圍周邊的殖民地沒法控制長久,所以與其讓共和國以各種各樣名義“解放”,還不如“拱手贈送”給共和國。…;
147年1月1日,迪戈加西亞島海軍基地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按照規劃,共和國海軍投資20億元人民幣重金打造這一印度洋重要軍事基地,將配置一系列的通訊中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