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需要提前部署、未雨綢繆,而他給德國海軍安下的任務就是,穩住德國海軍在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取得的制海權,在遏制美國海軍反彈的同時,完成好在北非參戰陸空軍需要途徑地中海海運的支援保障任務”當然適度的向外擴張也是必須的。
地中海的戰略地位很重要,尤其是在北非攻略中,將有為數眾多的德國陸空軍和義大利軍隊一同進入北非作戰,後勤保障方面肯定要依賴於運能巨大的海運,如何確保地中海的絕對安全以及物資運能滿足戰事需要,肯定需要德國海軍和義大利海軍協同好”而在這一方面,雷德爾的打算是將對英格蘭島登陸戰的支援作戰中,表現優異的德國海軍第一和第二火力支援艦隊劃小撥到地中海去,再加上最新完成的一批艦艇”組成德國海軍第二艦隊,與義大利海軍一起以掌控地中海並支援好北非戰事。;
在應對美國海軍務必會出現的大西洋反攻中”雷德爾和希特勒多次商議後,兩人都認為要想確保德國穩穩站住歐洲第一強國的位置,即不讓美英勢力重回歐洲大陸,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切斷其“反攻通道”也就是大西洋,所以希特勒要求德國海軍一定要牢牢守住來之不易的北大西洋制海權,而這也就變相的承認了,美德兩國在未停戰之前,雙方都會圍繞著北大西洋制海權的歸屬大打消耗戰。
所以雷德爾希望能部分削減當前的德國海軍作戰艦隊,將其中不適合於未來以航母為核心遂行大規模海戰任務的艦艇裁汰下來,將這部分艦艇外加一部分剛建成服役的中小噸位戰艦一同編入德國海軍第三艦隊,第三艦隊未來將和法國海軍艦隊一起,像是歐洲大陸及不列顛群島的海岸警衛隊一樣做好巡邏警戒任務即可。
至於還要增添許多更新更強新型戰艦的德國海軍作戰艦隊,自然而然會是德國海軍的老大,名曰“第一艦隊”在德國、荷蘭、比利時、
法國等以及經過搶修後重新具備生產能力的英國等國家或地區的造船工業充當堅實後盾之下,以確保部隊戰鬥力和德國戰爭需要的前提下不斷建造戰艦壯大第一艦隊的實力,使之能夠持續的、不弱於下風的和美國海軍未來的大西洋艦隊對峙,就算兩國大打消耗戰,也勢必要掌握好北大西洋制海權”最不濟也需要堅持到德國取得了對蘇作戰的勝利。
成立三支艦隊,分別負責不同的戰略任務。可可以說雷德爾的考慮是比較簡單卻又非常符合當前德國國家利益需要的,畢竟希特勒的戰爭目標不是要攻入北美洲將同盟國中的最大最強國家美利堅合眾國給消滅掉,德意志民族僅僅想要的是一個由自己為主而高度統一的、強大的歐洲,所以德國海軍不會太過於注重戰略進攻,相對保守的戰略守勢不僅有利於美德兩國緩和關係讓美國多番努力未果後又知〖道〗德國無心攻擊其本土,進而承認德國在歐洲取得的既得利益,同時也能讓德國更加充分利用自己有限的國家力量”在陸地戰場投入更多的力量,確保北非攻略和對蘇作戰的勝利。
雷德爾想要讓德國海軍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以守住勝利果實為主要戰略重心,相比於急劇擴編更多的艦隊來徹底消滅美國海軍力量,在對美作戰中取得戰略主動,這個不符德國既定戰略而且要浪費太多國力的戰略,守住勝利果實並不需要海軍急劇建造太多的新型戰艦來作戰,
德國可以將更多的生產力轉為對陸空軍的支援,如此一個為國為民考慮的切合實際的戰略自然而然也贏得了希特勒為代表的納粹黨鼎力支援。
自己的海軍總司令是如此的理解和支援自己的歐洲統一戰略,這很讓希特勒感到欣慰,當初在對大英帝國本土作戰之前,雷德爾曾發表了反對意見,希特勒還在心裡對雷德爾的迂腐保守感到不滿,反而很是欣賞很會打仗的呂特晏斯,甚至有意讓呂特晏斯這個更加適合於指揮艦隊作戰的將領來坐鎮德國海軍總司令的位置,後來呂特晏斯sī下向他表達了更加熱愛於大海、更熱衷於用大炮的射程來為德意志第三帝國丈量勢力範圍的他不願意就此身居後方,所以希特勒才以授勳嘉獎的方式鼓舞呂特晏斯,也讓雷德爾繼續坐在了海軍總司令的位置上。
而如今雷德爾自動的將德國海軍的未來戰略制定的相當符合其戰略需求之時,他才猛然發現和自己關係密切的雷德爾才是真正的知己,要換成呂特晏斯這樣的好戰分子來司職德國海軍總司令一職”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多番讓希特勒加大對海軍建設的投入力度,到時候肯定會讓德國無法圓滿完成北非攻略和對蘇作戰,強大但也是有限的戰爭實力應該用在符合既定戰略方向上,雷德爾的海軍未來戰略實施綱要的報告讓希特勒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