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了當地人的一致排擠。
而排擠華人原因之一土地佔有制度,則是指華人在當地的非法佔有土地現象。中國人對土地資源的渴望是經過千百年錘鍊的,來到東南亞之後自然將這種渴望化成了實際行動。華人們在當地,以當地人的名字登記土地所有權,但實際的主人卻是華人。曾經還發生過一個笑話,就是一位當地婦女的名下有不少土地,但事實上這女人還並沒有透過合法結婚手續與華人結婚,可那片土地的的確確是華人的。控制了土地資源之後,緊跟而來的自然是剛才講過的土地信貸制度。
所以說,華人們的成功,只是將在中國傳承了上千年的“地主—佃戶”農業經濟模式,成功的改頭換面之後弄進了東南亞,並且得到了很好實施。既然中國歷史上能爆發出很多次農民起義戰爭,那在東南亞也就會發生當地人反對華人的排華事件發生。
經過了土地風波之後,華人們很少再涉足農業經濟,聰明的華人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東南亞擁有非常好的自然資源,古老的捲菸業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所以在東南亞發展輕工業是大有前途的,最直接的優秀例項證明,就是以陳嘉庚等為代表的華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他們不像老一輩甚至更久遠的華人先驅們,在農業經濟上獲得了成功,卻又遭受到了別人的快速抵制。以陳嘉庚等為代表的現代商人們,他們則是在工業領域上書寫文章。
二十世紀初,華人在東南亞各地開始興起大辦實業,華人們的方式方法歸納起來只有兩種。其一就是自己坐不改名的就是企業的主人,另一種就是華人透過投資或者貸款,間接控制的企業。
這兩種企業模式都非常原始,華人們主要是透過簽訂契約,將生產任務承包給當地人,由當地個體家庭完成勞動任務之後,華人按契約價格進行回購,這一種模式主要在捲菸業和染布行業。而其他行業同樣也是多多少少用到了這種方式,其最大好處自然是華商們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壓力,壞處自然是當地人又成了靠華人吃飯的工人,其身份也只是從以前的佃農變成了如今的工人而已。
就和控制農業經濟一樣,華人們總是憑藉高出當地人的智慧頭腦,根本沒有參與具體的、繁重的生產勞動過程之中,卻支配了生產、銷售,乃至整個市場經濟。這樣的弊端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甚至抵消了華人在當地的經濟建設、溝通了當地城鄉經濟和商品活躍的功績,也把以往華人們辛苦開荒拓耕的功勞遺忘。
人們更多看到的是華人們“不勞而獲”,還掌控著他們的命運,不少人甚至堅持認為,華人們就是操控著商品市場和原材料市場,隨意調控兩個市場便可以獲得鉅額收益。而且,華商控制的領域還不僅僅是輕工業,透過大規模的土地購買和兼併,華人們在東南亞各地建立了大片大片的橡膠種植場,有數不勝數的礦場(主要是錫礦)、林場、農場,在漁業領域裡也是影響力十足。
可當地人看到的只是一個片面現象,他們不知道華人為何要如此作為?其實是因為華人無法獲取長期合法據有的土地,在法國、荷蘭等殖民主義者的瘋狂盤剝之下,華人們不得不獲取更多的利潤,除卻掉殖民者高額度的盤剝之後,華人們才堪堪可供生存。
其實真正坐享其成的不是華人,而是殖民者,可關鍵是殖民者往往以統治者的身份,有時候幫助華人,有時候幫助當地人。他們維持平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們需要當地人去創造財富,他們也需要華人去代替“收取”,以及利用華人們聰慧的頭腦開拓更多的利潤渠道。而他們則只需要牢牢捏住華人便可以獲得長期的、穩定的收益,在東南亞數以幾十萬計算的華人,也就是被殖民者這樣長期玩弄於鼓掌之間。;
但是,殖民者們似乎忘記了一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本以為他們可以在這樣一種良好的平衡中獲得永久性的穩定收益,荷蘭東印度公司便是其中之一。可他們千算萬算根本沒有預料到金融危機會爆發,猶如晴空霹靂之後的全球股市大跌之後,緊跟而來的是世界各國在經濟調控中的胡作非為。
全世界的經濟秩序一時之間全部亂套,作為原材料和初級工業產品出口地的東南亞地區,開始受到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雖然遭受直接損失的並不是殖民者,但危機卻造成了原有的平衡體系失穩。原因無他,華商們的企業再也賺不到錢,他們怎麼去盤剝?華人們的企業無法動工,當地人的就業如何解決?以往在他們的調控之下,當地人都是與華人關係緊張,而如今身為統治者的他們,卻做不到統治者應有的政治作為,如此發展下去,很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