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援,特種作戰司令部工作重心主要放於特種訓練、特種裝備和部隊的特殊運用上。

該部隊經過擴大化、正規化、職能化等蛻變之後的新形象出現,將為共和國提供一支戰備水平高、作戰能力強、能遂行多樣化任務的機動靈活部隊,有力擴大了共和國應付危機和衝突的抉擇範圍,提高對敏感事件的反應與處置能力,擁有了在重大沖突、區域性戰爭,甚至是全面戰爭中為常規部隊提供強大支援的堅實力量。

中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下設有四大常任司令部,陸軍、海軍和空軍特種作戰司令部,以及一個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

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旗下設有特種部隊司令部、民事與心理作戰司令部、特戰支援司令部,以及特戰教育中心,主要職責自然是管理旗下特種部隊的同時,還管理陸軍、陸軍預備役的特種部隊。海空軍則不同於陸軍的,他們沒有民事與心理作戰司令部,海軍也沒有支援司令部,空軍則更顯支援特色,其擔負著空運、導航、偵查、電子戰以及空中火力支援等任務,裝備自然也是絕對一流。;

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則顯得非常另類了,它的存在也就是為了突出那兩個字——“特戰”。其職責細分下來,也就是特種作戰的技戰術,武器裝備的更新、標準制定等,特種戰的計劃與實施(包括演習),研究更為先進的特種戰術。同時,該司令部還擔負著,一旦共和國發生戰事,那麼他們將加入到戰區司令部裡,成為一個專職於特種戰的司令部,根據戰役最高指揮官的要求,為戰爭提供特種部隊、計劃並實施特種作戰,如滲透偵查、重點打擊目標火力引導、人質解救等。

看似和其他軍種沒什麼兩樣的特種部隊,究竟特別在什麼地方?他們究竟有何作用?作為共和**隊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又有何地位……特種部隊為何會是共和**隊,進行資訊化建設的實驗平臺?為何要讓特種部隊率先進入資訊化?一系列的問題都有著非常簡單的答案。

“我們的特種部隊,只有五大任務。第一就是非常規戰,第二是直接的特種作戰,第三是特種偵查,第四是反恐怖行動,第五是心理戰。每一種作戰都需要非常專業的技能,參戰官兵必須具備符合該作戰需要的特殊技能或者說是本領,因此他們便被稱之為特種兵。並不是常人所想象的那樣,特種兵都是能夠以一當十的作戰高手,他們之所以掛上‘特種’兩字,真正的緣由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授勳大會上,林學文是這樣給全軍師級幹部們講述到特種部隊以及特種兵的含義,非常保密的特種部隊,即便在正規部隊面前也彷彿蒙了一層看不透的黑紗,用不少將軍的話來講,那就是“只看見自己的精兵走,沒看見他們到底往哪兒走”,其意思就是這些辛苦訓練出一批又一批軍種驕子的常規部隊,也並不是十分清楚那些驕子們到底去了哪兒、有什麼新的職位或者任務……

究竟去做了些什麼,只有特種兵們自己知道如果以一位陸軍老兵成長為特種兵的過程說起,那麼可以見識到整個陸軍特種部隊,乃至推論出整個中國特種部隊面貌。

1939年10月的某一天,共和國陸軍第三集團軍第十八師的孔林,懷揣著不少一期士官相同的夢,他們勇敢的參加了當時還是總參特種部隊特戰人才訓練司令部的一個挑戰測試,這個小小的測試也就是決定他們是否能夠進入特種部隊的首道門檻,也就是說過了門檻就有機會去參加選拔訓練,而過不了門檻,則哪兒來就回哪兒去。

測試非常簡單,參加測試計程車兵們,分成六人一個小組,本是士兵的他們卻沒有得到槍支和彈藥,身上最大的武器就是一把匕首、幾十克鹽、一根魚線、一個指北針、一張破爛的地圖、一包壓縮餅乾等,同時每人分給了一支求救訊號棒,如果出現不可抗拒的意外,或者是想要退出測試,直接燃放訊號棒即可。

測試是由孔林等人,被蒙著眼睛扔進第三軍的陸航團運輸直升飛機開始的,飛機在空中不知道飛了多久,反正孔林根本不知道自己會被扔到哪兒的時候,飛機終於不再到處亂飛,很快盤旋到了低空,接著就是被吆喝著趕下飛機,而且還是以他們不擅長的直升機低空繩降方式。

熱帶叢林,高溫、酷熱,隨時可能出現的泥潭沼澤彷彿隨時隨地都準備擇人而吞噬,樹幹上的某根“木棍”指不定就是一條毒蟒在小憩,吸血的螞蝗也隨時準備落井下石……作為常駐於西南的第三集團軍,孔林所在的第十八師就是一支作戰能力很強的山地師,熱帶叢林訓練經歷過不少的他們自然很快適應下來,開始利用手中的工具製作防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