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的物資,那絕對成為一個偉大的奇蹟,因為我們還得考慮到重要軍事物資必須要蘭新鐵路大幹線的火車運輸。”
“滿打滿算,主要是以作戰物資為主的物資,有三百萬噸。那麼,足夠基洛科夫斯基用上很長一段時間了。而,俄遠東軍本身就是在遠東地區駐防的,他們整個冬天不缺乏生活物資。所以,冬季運輸中,都是以武器裝備和彈藥為主,因為俄軍方早在復辟戰爭中就已經習慣了我國的武器,但對於一些新的裝備,他們需要時間磨合練習,這必然會消耗掉不少物資,但這與龐大的物資儲備量而言,還是不用憂慮的。”
“三百萬噸的作戰物資,不少東西是會被無償援助給遠東軍的,另外的自然需要收費。但是戰事爆發之後,我們將著力運輸生活物資和作戰物資,兩者各佔一半,而究竟運輸任務持續到何時結束,這首先得看基洛科夫斯基是否有持續的訂貨,因為戰爭爆發後,一切都需要他付錢購買。或許,他甚至用不著再購買什麼。”
張雨生說話的時候,周秦的腦海中便飛快計算著,如果真能夠在一個冬季之內為俄遠東軍送去三百萬噸物資,先不說中國可以因此拉動多少工業經濟,就論基洛科夫斯基有了這麼多的物資,他可以做些什麼而思索。周秦的計算非常簡單,基洛科夫斯基如果和斯大林掐架起來,起碼會有十餘萬人參與到大戰中去,以中國武器武裝起來的遠東軍,十萬人的部隊按照每天經歷中等級規模的戰爭計算,不計算生活物資在內,單日就要消耗掉近萬噸物資,但真要是爆發空前大戰,估計雙方投入的兵力和戰爭慘烈度,都將進一步加大物資的消耗量。
三百萬噸物資,如果保持高消耗的戰爭模式,估計只夠基洛科夫斯基三個多月使用。一旦三個月之內不能分出戰鬥勝負,保持僵持狀態則為最好。而,如果是斯大林佔據優勢,那麼共和國肯定要加大對遠東軍的支援力度,反之則必須找理由降低支援力度。
“不用多說,現在肯定最重要的是,趕緊讓國內軍工企業們都活動起來,無論如何也先把這三百萬噸物資生產運輸過去,這才是最大的事情”
周秦心裡迴盪著這句話,再次斟酌一下之後,向張雨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而後者當即表示同意,自從中俄開始接觸以來,中國的軍工企業就已經開始提速生產、加大物資儲備,政府發去更為確切的訊息後,他們將進一步提高生產力。
但所有的軍工企業包括張雨生等人,都未意識到,中國之所以在後來的世界大戰中搶得了先機,就是因為中國的軍工企業們,有長期的訂單生產刺激,其生產能力之強大,讓各國紛紛驚歎於中國不用進入戰爭狀態便可打贏中等規模戰爭的雄厚根基。追根溯源,軍工企業們走向蓬勃成長,也正是源自於這一次經歷太久和平之後,迎來的超級刺激。
1940年,可不是通訊靠吼的年代,中央商議決定事情很快讓國防科工委傳達開來,以中國北方工業和南方工業,共和國兩大常規武器裝備生產集團公司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準確訊息,隨後國防科工委就把詳細的生產任務書傳送到了兩大集團公司。
和平時期裡,極其罕見的龐大生產任務本應是難以完成的重任,但好在這兩家大型企業本身實力就很強大,而且提前做好了準備,啟動了一部分戰備生產線、擴大了重要軍工企業的產能,簡化了生產物資採購和軍工生產繁複監管的一系列可省略的步驟,生產任務下達之後,兩大企業就很快飛速運轉起來了。;
在雲南昆明,有一家隸屬於中北集團公司的規模很大的彈藥生產企業,張宇還曾到該企業裡參觀走訪過,作為中北集團公司下屬企業中,十六家大型彈藥生產企業中排行第三的它,自然接到了總部分來的生產任務。
基洛科夫斯基為他自己的四十萬部隊,準備了二十億發各型子彈,這樣的一個彈藥儲備,放在另一個時空裡都足夠蘇聯打一場為期半年衛國戰爭了,衛國戰爭的究竟是何等慘烈?基洛科夫斯基為自己準備如此之多的彈藥,從另一個層面講,他自己也意識到武器彈藥的重要性。
二十億發子彈平均分給四十萬人,假設四十萬人一個不死,持續不斷的消耗子彈,那麼每個人都得消耗五千發子彈,可事實上一個士兵怎麼可能在一場還未確定究竟會有什麼樣規模、何等慘烈程度的戰爭中,單人平均消耗五千發子彈?當然,如果基洛科夫斯基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那就另當別論。
而事實上,這樣一種考慮的確是非常周到的。畢竟基洛科夫斯基的部隊,不可能大量裝備中國的大宗先進武器,短時間內根本沒法成熟掌握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