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斯快速掃過了一下中方的七名身著藍色軍裝的海軍軍官,大踏步走上前去,和同樣掛著笑意的羅時豐上校握了握手,兩人誰都沒有主動開口說話,談判的會議室就在他們一側,兩人都做出“請”的手勢。

中德第三次技術貿易談判中的兩國海軍談判會議,於1月3日上午9時正式在美森斯頓國際大酒店17層商務會議室裡閉門召開,兩國海軍各派七名高階軍官為代表參與此次會談,令人有些意外的是,此次會議除了兩方的七名軍官之外,竟然連會議記錄員、翻譯等都沒有,互敬軍禮後,落座的雙方似乎發現了這一問題。

“這是怎麼回事兒?就算不要會議記錄,翻譯人員也該準備吧?難道中國人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剛一落座,尼爾斯上校就有些腹議,看了看長條會議桌對面那一張張黃色面孔,中國海軍高階軍官們普遍年齡都不大,這是與共和國海軍發展時間短有關,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尼爾斯發現中方的七名軍官都特別精神,年輕而不失儀態、嚴整而不落大方,尼爾斯心裡不禁謹慎了起來,他認為沒有翻譯這件事,很有可能並不簡單。

對面而坐的羅時豐等人似乎也認識到了會議沒有翻譯的尷尬,直到昨夜才被海軍司令陳紹寬上將趕鴨子上架般弄成談判代表的羅時豐上校,正準備向坐在一旁的袁志國少校詢問一下,還沒有開口,後者已經主動開口說話了,而且還是用標準的普通話,對面的德國人能聽懂華語?本來就沒做好前來談判準備的羅時豐上校不禁有些茫然,難道這是要給德國人下馬威?

身為此次談判雙方中方聯絡員的袁志國,在和德國海軍主代表尼爾斯上校的幾次溝通中,他知道尼爾斯雖說對華語不算精通,但至少聽懂普通華語對話是沒有問題的,對於其餘六名德**官,他就沒再考慮到他們是否能聽懂華語了,所以他站起身來,很直接的將手中的一份資料遞給尼爾斯上校,同時說道:“此次雙方談判會議準備倉促,我方連夜調集了一批人員來參與此次會談,倉促之間難免準備不周,貴方也沒有準備會議翻譯和記錄?”;

袁志國這番話全部落進了所有人耳朵裡,除卻說話者袁志國之外的中方六名軍官自然會意,而德方的七名軍官中,卻只有尼爾斯上校聽懂了袁志國這番華語是什麼意思,至於其他六名軍官,他們則壓根不知道袁志國在說些什麼。

聽得懂袁志國這番話,而且要想領悟到話中的另一層意思,這就更需要水平了,都說中國人說出來的話會因為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談話物件等擁有不同的真實意味,如果單純從字面上來領悟,那就會造車彼此誤會,好在尼爾斯上校早就知道中國人說話一套,其真實意思又是另一套,或許這就是暗語的作用,尼爾斯上校只能這麼認為。

代表共和國海軍的袁志國一上來就說此次談判來得倉促、共和國海軍更是倉促應對,沒有做好周全準備也是理所應當,因此袁志國少校言語間已經把會議準備不周的責任全部推卸乾淨,而且“倉促”一詞的運用,尼爾斯上校也是深明其意,他知道德國海軍七名代表乃至整個德國第三批訪華交流團的到華,都是一次極其倉促的行為,共和國雖說沒有反對、也沒有為難甚至還大大方方很是禮貌的迎接了他們,但誰都看得出來,共和國對這一批訪華交流團很是感冒。

來華之前,尼爾斯上校等海軍軍官自然並不瞭解中德兩國的淵源,尤其是自1944年下半年也就是德國正式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兩國關係發展,身為軍人的他們也根本沒那個機會接觸到太多的政治,偶爾聽聞一下共和國的故事那也是閒談之中或者是從報刊雜誌之類的得知,直到他們的兩艘航母連續開始下水海試,有心向共和國海軍學習的他們,才陸陸續續的在海軍司令部的幫助下,瞭解一下共和國及其海軍。

尼爾斯上校作為七名軍官中軍銜最高的也是主談判員,他自然有權力接觸到更為機密的資料,在臨行之前就曾對中德兩國關係做了一下研究以增強自己靈活應對能力,在他看來,中德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就不冷不熱,對於嚴格保持戰爭中立的共和國而言,對德國方面的不冷不熱的態度也的確無可厚非,共和國方面對英美等國也是一貫如此。【葉*子】【悠*悠】

而在戰爭中始終處於攻勢狀態並且還緊握戰爭優勢的德國,很快就促使共和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雙方外交關係最為緊張的一次莫過於去年10月份的中英兩國貿易,尼爾斯上校雖然不是政治家,但他也相當清楚共和國之所以要不惜成本的和英國人貿易,看上的並不是那七十多億元的貿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