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是在給自己猛扇耳光,當初英國能坐視波蘭亡國,為何美國不能坐等英國被滅呢?反正在如今這個時代,不宣而戰和宣而不戰,其實都無所謂,美國為何要迫不及待的幫助英國、和久經戰陣的德國佬拼命?這豈不是老壽星上吊,活膩歪了嗎?
“大使閣下,我希望貴國體諒我國的困難。以自由和民主起誓向法西斯主義宣戰的美利堅合眾國,軍事武裝部隊、武器軍工生產、戰時經濟調整、後備兵員募集等等工作都需要時間才能完成,我們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上述工作,真正讓美利堅的戰爭機器開動起來……”
說到這兒,羅斯福仔細打量了一下托馬森,他剛剛並沒有責怪托馬森爵士的不禮貌行為,當然更沒有提及美國會像當初英法兩國坐視波蘭滅亡那樣看著英國被強敵入侵,可托馬森的汗水卻像是止不住的湧泉一般,與其擦拭的動作完全不搭調了,換而言之,被羅斯福剛剛一通話所嚇住的托馬森已經是汗流浹背了。
“可,可我們的確很需要貴國的幫助,否則我們將難以為繼了”托馬森有些吞吐的說道。
“難以為繼?”羅斯福打起精神,兩眼炯炯有神的看著托馬森,問道:“大使閣下怎麼知道沒有美利堅的幫助,貴國就無法繼續抵抗下去了?難道,貴國的戰爭資源已經耗光,士兵們需要用大刀長矛來反抗德國士兵了嗎?”;
羅斯福的詰問是有道理的,自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被德國海軍作戰艦隊打殘以來,美國海軍就被迫承擔起了更為繁複的物資運輸船隊護航任務,到如今,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已經為護航事業奉獻出了將近20艘軍艦的代價,軍艦的噸位雖小可對於美國的船舶工業而言,其建造週期畢竟很長,尤其是那些寶貴的海軍官兵,損失了要想再培養一批出來,培養週期就更長了。
對於大英帝國而言呢?之前美國就已經很仁至義盡的頒佈了《租借法案》,讓戰爭急需的各種資源都優先讓英國“借走”,從金屬材料、成品油料、化工產品到軍艦,英國人打著白條到美國來拿走這樣那樣的東西,卻用大把大把的外匯和黃金儲備到共和國訂購各種各樣的先進軍事裝備和民用運輸船隻,讓中國人賺得盆滿缽滿,結果讓美國人勒緊了褲腰帶,這是什麼狗屁道理?
勤勞刻苦的中國人瘋狂的為交戰雙方生產各種各樣的裝備在內的戰爭物資,北至遼寧大連、南至廣西防城,共和國強大的船舶工業是晝夜不停的開工建造,據說經過生產調整並且有足夠的鋼鐵資源供應,共和國可以做到每天下水一艘五萬噸級的大型船隻,如此強悍的造船能力自然是美利堅拍馬難追,而其他戰爭資源的生產速度就更令人咋舌了,有時候羅斯福甚至難以想象,共和國進入戰爭狀態會有什麼樣的恐怖生產能力,以一國之力便能與協議國和同盟國的生產總和?
現在,美國參戰了,羅斯福沒有那個閒工夫去臆想一些難以企及的問題,中國人愛發戰爭財的傳統可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有了,戰爭打得越慘烈,他們的生產勁頭就越高,像如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連他們最大的經濟發展競爭對手美國都加入戰團了,他們就更有理由卯足了勁兒發展自身、增長經濟實力、拉開和交戰國家的綜合國力差距了,可羅斯福又有什麼辦法?共和黨那些痞子一天到晚叫囂著政府無用論,被德國人的挑釁而矇蔽了雙眼的美國人民也氣勢洶洶的要參戰,似乎要證明如今的美利堅實力遠遠超過納粹德國,更加遠勝於他們祖先之一的大英帝國。
強烈的戰爭民意促使羅斯福不得不放下對共和國的“羨慕”,一心一意的在各方面工作中都照顧好美國的國家利益,他甚至有藉助此次戰爭來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的想法,比如開出一個條件,既然英國迫切需要美利堅的幫助,那麼英國就必須大規模換裝美國生產的武器裝備,絕大部分的戰爭物資訂單應該交給美國來完成,而不是遠在亞洲的中國,同時為了確保美國的戰爭資源連續性,那麼美國有必要從英聯邦成員國中廉價購買戰爭資源,比如從澳大利亞、加拿大獲取金屬礦石和煤炭之類的,英國也應該適當支付物資的貨款以利於美國的軍工企業們得以繼續生產。
羅斯福在謀算著自己小算盤的時候,沙發上的托馬森何嘗又沒有大動腦筋。看著作勢要等美國海軍部部長諾克斯來的羅斯福閉口不談任何話題,他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羅斯福或許已經猜出了英國迫切需要什麼幫助了,海軍部長諾克斯是來為羅斯福提供建議以供其正確決策的。
當然,托馬森也並不認為羅斯福已經想到這一步,他回憶了剛剛從進門到與羅斯福寥寥幾句對話,甚至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