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自然也就相當重視,其重視力度不亞於對多佛爾一線的,因而英國陸軍也在海斯廷斯、伊斯特本分別駐防了陸軍第2和第1步兵師,在防線的二線也就是阿克菲爾德、希思菲爾德,還駐紮了第4和第6步兵師,另外為了防止德國選擇在這片地區登陸後一路沿西北方向猛攻直撲英國首都倫敦,在坦布里奇韋爾斯地區,英軍三大機械化師中的第3裝甲師就駐守在那裡。;
因此,第一步兵師師長申克斯在認為自己難以招架之際,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請求二線部隊支援,他也相信駐守在海斯廷斯至貝克斯希爾的第2步兵師也會盡力增援自己的側翼,但德軍登陸上來的可是裝甲部隊,海面上有眾多的戰艦作為炮火火力支援,天空中有無數的各式戰機作為空中火力支援,一旦第2步兵師脫離防線大舉向自己增援,難免不會造成防線空虛被德軍趁虛而入。
“立刻聯絡聯合司令部,讓他們火速讓第4和第6步兵師增援我們,另外讓第三裝甲師能來則來”
申克斯說完,摸了摸自己的額頭,他就不相信了,三個步兵師近四萬人,難道還把德軍一個師的登陸部隊趕下大海,可他卻沒有想到,他請求支援的電報發給本土防禦作戰聯合司令部是白搭的,因為在處英國首都倫敦東北方向110公里的哈里奇,從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19公里寬地形平緩的登陸場,沒有太大防禦能力的英軍哪兒是德國A集團軍群登陸部隊空地一體化進攻之下的對手,瘋狂的炮擊和肆無忌憚的轟炸基本都快把這19公里寬的海灘夷為平地了,雖然它原本就是平地,只不過是英軍為了防守為刻意用工程施工機械改變了部分地形地貌。
德軍A集團軍群已經在短短十幾分鍾之內,成功將一個步兵師和一個坦克師送了上去,原本只有三公里寬的防線缺口被不斷擴大,估計再有小半個小時,整個登陸場就會被全線突破,到時候在海上等候的德國A集團軍群剩餘的一個步兵師和一個摩托化師則將緊隨而上,奪取登陸場以西24公里外的科爾切斯特也就是個把小時的問題,到時候廣袤的英格蘭平原將徹底向德軍A集團軍群敞開白花花的胸部任憑蹂躪。
而直到此時,才猛然發現德國空軍空降的三個空降獵兵師,根本就不是普普通通的純步兵師,他們的攻防能力甚至比英國正規陸軍步兵師還要強悍,在梅德斯通地區已經有擴大之勢,讓英軍不得不將該地區周圍的第12、17、22,甚至是擔負多佛爾防線戰役預備的第3和第5步兵師加入到對德軍空降部隊的圍剿當中,可把四萬餘人的德國空軍空降部隊幹掉又有何意義?德軍真正的登陸場不再多佛爾。
於是乎,英國陸軍讓第12、17兩個步兵師撤出了對德國空降部隊的攻擊,讓這兩個師趕緊回撤至首都倫敦,準備防禦隨時有可能從哈里奇直撲倫敦而來的德國A集團軍群部隊,那如狼似虎的德國陸軍A集團軍群各軍、各師,早已對倫敦垂涎三尺,因此英國陸軍第1師師長申克斯的支援請求,沒有得到早已亂成一鍋粥的聯合作戰司令部回覆,倒是自知有隨時支援前線防禦的英國第4和第6步兵師,自主出發前來支援已經岌岌可危的英軍第一步兵師了。
申克斯自然沒有理由責怪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裡的那幫人,雖然他並不知道此時此刻從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19公里寬的防線已經被突破了,英軍之前重點防守的是多佛爾一線和海斯廷斯至伊斯特本一線,在這片狹窄的區域裡,英國陸軍正規步兵師整整擁擠了12個步兵師,16萬餘人竟然被德軍一個師的登陸、三個空降獵兵師的空降,打亂的防禦部署,從另一個層面來講,英國陸軍的戰鬥力和德國陸軍的戰鬥力相比,也的確不能以數量來對比。
英軍陸軍元帥韋維爾又在忙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19公里寬的防線已經被突破了;大有全線陷落之勢,原本擁有25個正規步兵師和3個**裝甲師的他,卻在英格蘭東南角這片地區撒下了12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至於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的防線則只有英軍第14步兵師防守,駐守在桑思安和科爾切斯特的第13和第15步兵師不得不緊急調去堵住缺口,否則英國陸軍很有可能創造一週之內丟失首都的罕見戰爭記錄,畢竟只要德國陸軍A集團軍群從哈里奇至克拉克頓突破,機械化推進的他們,完成110公里的推進用時七天,還是高看了英國陸軍的阻擊能力,他更願意相信是三天之內。;
為了避免尷尬,也是為了保全國家尊嚴,首都不能快速淪陷,所以他讓整個司令部都高速圍繞著如何堵截德國A集團軍群忙碌起來,更是讓原本去消滅德國空軍三個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