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漢科、拉赫蒂等地區的機場、油庫、物資倉庫等等遭受到猛烈空襲成為了這一場戰爭的開端,蘇聯紅軍的海軍軍艦也對芬蘭南部海岸進行shè擊,意氣風發的蘇聯紅軍統帥部認為戰爭可以在幾周之內便宣告結束。
所以,他們派出了很強大的第七集團軍負責進攻,而較弱的第八集團軍負責在在拉多加湖以北展開,以便支援第7集團軍進攻和隨後向曼納林防線側翼和後方實施突擊,第九集團軍在東部邊界和bō的尼亞灣之間的芬蘭最狹窄部分實施突擊,集中於北極地區的第14集團軍的任務是奪取雷巴奇半島西部,佔領佩琴加並向西南推進。;
蘇聯紅軍如此強大的進攻之下,芬蘭人並沒有膽怯,雖然芬蘭和平時期的軍隊只有3個師,舒茨科爾(軍事化組織)有10萬人,他們組建了由10個師和7個hún成旅編成、人數約30萬的武裝力量,最為重要的是芬蘭軍隊中只有170餘架各型作戰飛機、30餘輛二二式坦克、17個高shè炮兵連,縱使這些裝備都是購置於共和國,但它們的數量的的確確是太少了。
更為可悲的是,歷史已經不再是另一個時空,蘇聯紅軍發起入侵之時並不是在寒冬之際,
芬蘭武裝力量首腦曼納林元帥曾今參加了布林什維克,對於俄國人他很是熟悉,並且芬軍的武器裝備和戰術都非常適於嚴冬條件下在湖泊星羅棋佈和覆蓋大片森林的地形作戰,可沒有嚴冬的阻礙、蘇聯紅軍的兵力和裝備優勢都非常明顯,戰爭終於持續到7月7日以曼納林在芬蘭軍事會議上贊成同俄國人舉行正式談判而宣告進入尾聲。
相比於另一個時空的蘇芬戰爭,這個時空的戰爭沒有了寒冷、沒有了西方國家的援助,只剩下芬蘭人在蘇聯紅軍鐵蹄之下的苦苦掙扎,同樣付出了慘重代價,芬蘭人依舊沒能擺脫命運的傾軋,即便他們曾向國際聯盟大聲疾呼,希望得到國聯的保護和援助,可斯大林對於國聯的態度就像一個巨人看待一個xiǎo孩一般,對於國聯緊急呼籲每個成員國都向芬蘭提供各國力所能及的人員和技術裝備援助之事,只不過是徒增笑料罷了。
7月18日,在希特勒即將大舉入侵西歐各國之前,被蘇聯切了宰割了好幾刀只剩下一個軀殼,僅僅用於在瑞典與蘇聯之間充當一個隔離帶、緩衝帶作用的芬蘭共和國成立了,從此北歐成了蘇聯的天下。
而在西歐,斯大林的成功或許很大程度上刺jī了希特勒的神經中樞,可法國、英國的神經卻依舊處於麻痺狀態。
蘇芬戰爭很大程度上,的的確確是讓英法認識到德國和蘇聯這“親兄弟”的恐怖,他們也暗自思索到將來可能的對德作戰問題,因此法國總理達拉第走了,因為人們指責他對那種狀況的出現起了推bō助瀾的作用,而他的繼任者雷諾答應要果斷治理國家,併力爭增加軍火生產,認認真真地進行戰爭,可許多人又暗中反對“積極”進行戰爭,認為那樣做有將國家引向滅亡的危險。
喜歡làng漫的法國人在面對如此重大的國家安全形勢問題上,依舊是模糊不定,和娘們一樣扭扭捏捏,他們對於和平的堅持信念遠遠超過了對岌岌可危形勢的預估,沒有鬥志的法國人民又如何能讓法國的軍隊積極起來呢?
英國方面,德國人成功進入了挪威,而英**隊卻只能在海上封鎖,挪威隨時都有可能成為希特勒地盤的現狀直接導致了英國首相張伯倫的下臺,丘吉爾接替張伯倫後,這個樂於頑強追求自己的目標,但又不能單純為爭取自己的目標而行動,也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對戰事施加影響,或按照自己的觀點來解決盟國之間的爭端首相,似乎除了那張嘴比較利索,其他方面都和他的身子骨一樣臃腫不堪,就像萬千英國大肚腩一樣,寧肯在chuáng上快活,也不願意在戰場顛簸。
但,英法聯軍還是行動了,他們從一些渠道打聽到德軍大部分兵力集團將留在北翼的訊息,也因為英法聯軍根本沒有想到,德軍可能進行它所計劃的那種看來是荒謬絕倫的戰役。
因此,他們嚴格執行了早已擬定好,當然也被德國情報部mén獲悉的戰略展開了,兵力幾乎沿國界平均分佈,但摩托化兵團大多配置在西翼。英國人和法國人不願再把荷蘭、比利時這些早已向他們尋求保護的國家置於聽天由命的境地,擔心這兩個國家弱xiǎo軍隊會接連被敵人各個擊破,並且希望儘可能在東面遠離海岸和法國邊界的地方阻止德軍的突擊,讓破壞力驚人的戰爭不發生在本國的土地上,並且這也是挽回他們面子的一次戰略行動,因為他們已經拋棄了bō蘭,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