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曾今很友好的馬來人、印度人等都會換上另一幅模樣,對於靠智慧和辛苦勞作掙下大筆財富的華人,自然是打砸搶各種手段都能使得出來,如果事件更為惡化,那麼強…jiān、殺戮、放火等也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新加坡風聲鶴唳是正常不過的了,訊息傳開後不久,不願意放棄家業回共和國的自然而然選擇了關閉戶,打算靠著家裡儲備的糧食度過禍時期,待穩定下來後繼續過日子,所以倉庫、超市、工廠等也都歇業了,而那些要不願意留下的,自然而然選擇了收拾細軟舉家離開,因此碼頭上、機場裡,已經是人滿為患了。
新加坡這邊的情況雖然比較但好在華人畢竟佔據了總人口數的七成,但馬來半島那邊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早在上個世紀世紀末,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大肆向東擴張,他們先後佔領了檳榔嶼、新加坡和馬六甲,組成了他們的“海峽殖民地”,之後又強迫暹羅將吉蘭丹、丁家奴、玻璃市和吉打的宗主權讓與英國,並將這四個土邦連同柔佛合成為“馬來屬邦”,最終完成對馬來亞的全面佔領和統治,並冠以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馬來聯邦”。
馬來聯邦在大英帝國內閣殖民地管理局裡是屬於獨立的統治單位,也就是說它的存在就如同英屬印度、英屬緬甸、新加坡等一樣,只不過新加坡因為其獨特的航運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英國殖民地管理局特別將其獨立出來,由新加坡總督珀西瓦爾中將管制,並駐紮有海陸空三軍,而在馬來聯邦和英屬緬甸卻只駐紮了少量的部隊,在英屬印度也只駐紮有一定數量的陸軍和空軍部隊。
因此,對於地域並不算廣闊,卻種族雜居形勢複雜的馬來聯邦而言,英國人也感覺到非常的頭疼,所以他們在馬來半島實行的是間接統治,也就是在形式上承認蘇丹為各土邦名義上的統治者,保留各土邦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同時英國又從滿清衰落前後的中國和印度,引入了大量的勞工來解決橡膠種植業急需勞動力的問題。
但,華人勞工和印度勞工的引入,為馬來聯邦的種族主義萌芽與成長提供了溫
而在共和國成立之後,進入馬來聯邦的華人勞工不見了,但華商卻多了起來,加上原本英國人從印度引進的數百萬印度勞工,整個馬來聯邦在1944年之前,前前後後有超過了1000萬人湧進了這個小小的半島,可以想象,如果共和國不成立,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國肯定會有更多的華人湧進馬來半島,幸運的是在共和國成立之後,百廢待興的共和國蓬勃發展,留住了不少要南下的華工,但印度人卻並未停止湧入馬來半島的腳步。
可惜,勞工畢竟是勞工,即便是時光推移、形勢變化,身為殖民者的英國肯定要在經濟上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他們推行的是種族勞動分工的制度,鼓勵英國壟斷資本控制種植業、礦業、金融業以及進出口貿易業,掌握馬來亞的經濟命脈,而讓華人充當錫礦工、小手工業者、中小種植園主、中小企業主、中介商之類的角而印度人所扮演的角…當然是種植園、手工作坊等生產環節的苦力,馬來人則被英國人徹徹底底的安置在了“農民”這個角…上。
身為土著的馬來人竟然被英國人長期當成“泥uǐ子”,而千辛萬苦幫助英國人從事各種勞動創造財富的印度人,卻只能充當“苦力”,因頭腦聰明、勤儉自強等著稱的華人,卻能夠自由的從事小商品經濟,成為了馬來聯邦裡有頭有臉的“中產階級”,地位僅僅排在英國人之下。
這樣的勞動分工政策顯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雖然在一開始之際並沒有凸顯出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基礎畢竟能夠決定社會地位,這個不合理的勞動分工的制度,直接導致了三個種族之間的經濟收入不均衡,進而導致了殖民地社會內部現代與傳統雙重結構的矛盾,而往往英國殖民者為了消除他們所帶來的矛盾,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將矛盾轉移到華人的身上,讓華人成為印度人、馬來人所仇視的物件,又或者讓另一個種族成為另外兩個所仇視的物件,反正英國人不會讓這三個種族都仇視自己。;
似乎英國人也知道這樣的政策不能長期存在,需要一些輔助的東西來幫襯,因此他們想到了在其他方面彌補。
首先,英國殖民者實行民族分離政策以鞏固其殖民統治,其次英國人牢牢掌控了地方的軍事權力、官員任命權、統治權等,把一些不足輕重的權利,都扔給了那些馬來封建王公們或者是土著領袖的手裡,讓他們來充當馬來聯邦的行政官吏和警察,決不讓華人擁有基本的政治權利,對於愛鬧事的印度人更是長期持打壓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