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勁兒的吹牛鼓譟,要是有多餘的勁兒就下車去跑步前進!”得到任務分配的班長肯定不願意這會兒就打擊眾人的志氣,留存更多體能以完成演習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吱!”的一聲,一連的車輛幾乎同時發出這樣的叫聲,隨之所有車輛都全部停了下來。而後,從車廂不斷跳下的隊員們開始就近集合整隊,在這一片丘陵地帶展開伏擊演習就是他們今日的主要內容,當然對手此時還不得而知。
“個人工事非常重要,保命的不是你頭上的鋼盔,而是那胸牆、那戰壕、防炮洞什麼的。”班長很快就招呼眾人開始土木作業,而後方不遠處排裡的迫擊炮班也在緊張的構築陣地。
中重集團保安公司保安人員編制只有一個團的規模,採用經典的三三製作為基本編制構成,一個連有三個排和一個連指揮部,而每一個排都有三個12人制的步兵班和一個63人制的火力班,所以瘦皮猴他們所在排裡當然也有自己的火力班,而他們自己班上也有自己的一挺機槍,雖然馬克沁夠笨重不能作為班用機槍使用,但誰叫他們保安人員呢,以防禦為主自然可以用上這麼一個步兵大殺器。
而排直屬的火力班可就和步兵班不同了,他們裝備的武器除了柯爾特手槍是可以在海外購買到的,裝備的迫擊炮可就屬於保安公司直屬軍工廠獨創的。迫擊炮獨有的結構簡單、製造便捷等特點,很快成為直屬軍工廠成立之後的第一項攻關產品,不到兩個月時間就將兩個型號的迫擊炮生產測試完畢,之後就快速列裝進了保安隊。在測試中,迫擊炮體現出來的快速裝彈、28發/分的高射速、輕質量、簡便操作等特性,尤其是它彎曲的彈道更是非常適合於打擊隱蔽物背後的目標,當然其直接射擊能力也異常卓越。由此,它很快成為保安隊的作戰利器,並很快裝備到相應的單位之中。
正在快速佈置炮擊陣地的迫擊炮班也就是六個人的一個小班,不過沒人幹輕視他們手中掌握的兩門60毫米迫擊炮,當然就更沒有人輕視更大的81毫米口徑的迫擊炮、75毫米野戰炮之類的東西了。這些東西放在這個時代的中國西部,簡直是難以想象的大殺器,但這一切的的確確存在於小小的一個團之中。
演習很快就開始了,由一營一連裝扮的運輸車隊沿公路由遠及近地開來,而二連的任務便是快速伏擊這支運輸車隊,當然一連的任務肯定是保證車隊免遭突襲。
雙方的“大戰”很快以迫擊炮的演戲彈炸中運輸車,弄得排頭和排尾的卡車不少的紅油漆,這一訊號立馬標誌這襲擊與被襲擊的演習正式開始,隨後不斷有迫擊炮彈落入車隊裡而車隊的運輸兵們也很快跳出車內依靠車體進行還擊,輕重火力也一併向山坡上傾瀉。;
橡膠做的彈頭雖然不會致人喪命,但打在身上還是異常的有感覺的。尤其是那些帶顏料的手榴彈、炮彈,只要被炸中肯定會在身上留下明顯的“負傷”或“陣亡”痕跡,沒有參與演習中負三營三連的隊員就在雙方之間當評委,隨時把那些已經明顯被炸成碎肉的隊員罰出戰場。
雙方的交戰時間並不很長,佔據地理優勢的二連很快就把車隊消滅得乾乾淨淨,不過戰力不弱的一連也給了二連半數的傷亡,一個被全殲一個差點被打散建制,這場演習和以往的結果幾乎相同,不過另一個地方的而演習結果可就不同了。
二營的演習地點設定在了一幢幢已經畫上了“拆”字兒的舊居民區,磚瓦房和茅草房鱗次櫛比的拆遷區內,經過一定的改建之後成了二營演練城市攻防作戰的良好場所。負責防守的是二營,進攻的自然是三營,負責當裁判的是一營的三連,戰鬥幾乎和那邊的野外襲擊與防襲戰同時開始。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這句話在這片‘城市’裡看起來就不再適用了,防守的隊員可以躲藏在房屋內、或者在重要地域建立陣地頑強阻擊,當然也可以分散開來層層阻擊進攻方,總之有很多種方法可以用來防守,但進攻的很多時候都處於明處,而防守的卻在暗處,如此態勢的攻防戰肯定有利於防守,但規則的傾斜卻讓這一切改變了不少。
既然已經是城市防守了,那就說明進攻方已經確立了較大的戰略優勢,而防守方肯定會有許多的資源產生了匱乏之處,由此規則規定了進攻方的彈藥是處於近乎無限狀態,而防守的一方卻要時時注意自己用一顆就少一顆的子彈或者炮彈。
較量非常的慘烈,到處都是呼嘯而過的炮彈、狙擊手的子彈,當防守的隊員滿身紅顏料地結束訓練時候,所有人都覺得有些不公平,比如一發迫擊炮炮彈扎進了一間茅草屋,結果裡面所有的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