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分明、治民有方,在西部割據十數年下來實力不容小覷,但無論如何都脫離不了軍閥的“習氣”,那就是隻要一個不順眼、不稱意,那按軍閥的作風就是打了再說。這不,人民軍主動提出和孫傳芳談判交涉的時候不少人還拍手稱快,不過眨眼之間雙方立馬兵戎相見,成王敗寇的道理和意義皆莫過於此。
“我看,這孫傳芳算是完了,咱們這江浙一帶所以地盤都得跟著姓張了喲!”
“這也未必,都說這軍閥交戰,誰要是先承受不了損失,承認戰敗、退守地盤就可以了,孫傳芳要真是打不贏人民軍,估計割地賠錢是少不了,但倒也不至於變成一無所有。況且,這人民軍哪兒有那麼厲害?孫傳芳的部隊不也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麼?”
“就是就是,咱不管誰輸誰贏,就看這仗打起來了,今年又是乾旱災荒年,這物價可是眼看就要飛漲的。先不論誰是最後勝利者,咱們都得好好過日子,先去搶糧食了,去晚了可就價格翻番咯!!”
拿到報紙的人各有各的意見,知道人民軍和復興黨好的當然支援人民軍,當然也包括受夠了孫傳芳的人,但也有力挺孫傳芳的,不過還有一部分人是誰也不支援,照他們看來不過又是中國國內的又一次軍閥混戰,人家直系奉系能打,這人民軍和孫傳芳怎麼就不可以,反正這中華民國算是早就名存實亡了,誰愛打就打去。
當眾人還在議論紛紛各持己見的時候,又一份報紙出來了,不過這次的報紙是免費發放的,而且還是第一次出現在上海灘的新報紙,來自自治區的人民日報首次在上海灘發行首批三十萬份免費報紙,而且首刊就是講述中華民族內部矛盾與軍閥割據混戰等問題,尤其重要的是該報紙上披露了以孫傳芳、張作霖、段祺瑞等人為首的軍閥是如何的不堪,就中華民族未來發展問題也做了深刻的探索,其論點就在於應該儘早組建一個高度集權、高度負責的中央政府,儘快結束中國的混亂局面才是走向民族復興的正途。
免費報紙剛剛發完,而後接踵而來的是限量派送的行動式收音機,自治區為了儘快贏得戰爭中的主動權即民心,可真是花了不小的功夫。拿到收音機的不少人都能夠直接聆聽到自治政府的各大廣播,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播放復興黨、人民軍的各種政治主張奮鬥目標等。各大城市內也突然出現不少的快嘴,他們憑藉自己的一張嘴和豐富的知識儲備愣是成為輿論戰的第三利器,不過所謂的面向所有軍閥尤其是孫傳芳部的輿論戰也是一場不對稱作戰,面對無孔不入的無線電廣播、四處散發開來的免費報刊、難以尋根究底的宣傳人員,可以說是無解的。
與各大城市裡的輿論戰熱鬧非凡相比,真正的戰場上就沒有那麼激烈了。作為首次參加實戰的第五和第六集團軍,兩大集團軍都是人民軍陸軍中的“新兵”,而且兩軍都是一個機步師攜三個摩步師為主,加上集團軍直屬部隊後,此次陸軍向孫傳芳發起進攻的兵力達到了超過十萬人,加上從第三和第四軍各抽調來的一個師留守兩湖地區擔任戰略預備隊,可以說人民軍總參謀部此次的決心可不像百姓揣測的那樣。
按照常態,首先發難的應該是第六或者第五集團軍,他們分別負責拿下安徽和浙江,按常理說應該是首先交戰的部隊,但事實上真正打響東進計劃第一槍的卻是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各抽調兩個師所組成的第二方面軍,在臨時客串方面軍最高指揮官的第一軍軍長唐仁輝率領下實施了大膽的快速突擊戰法,在第二軍工兵旅的幫助下成功渡過黃河後,第二師和第七師向山西太原快速前進,而就在此時第八師和第十七師過運城沿黃河直下目標直指新鄉。
當第一方面軍的第五集團軍剛沿武夷山餘脈,進入浙江境內在常山和全殲孫傳芳一個師後兵分兩路向溫州和金華進攻的時候,第六集團軍的速度更加瘋狂,該軍第四師沿平漢線堅決向北突入河南境內後,彷彿是要和黃河對岸的第八師碰頭,但卻在漯河直接轉向東方直下週口,迫使安徽守軍向阜陽一帶增兵的同時,第六軍安然拿下安徽重鎮安慶。
各方面軍都實現各自第一階段目標後又,只利用兩天時間等候後勤補給、休整部隊等,而後第二師和第七師在太原一帶堅決打擊閻錫山部並作勢向東進發,至陽泉後猛然掉頭返回山西,一舉將閻錫山部徹底擊潰,而後克朔州、下晉中長治打通和第八師第十師的聯絡,將整個山西收入囊中。第八師和第十師也不是吃素的,從新鄉到開封,再一次渡過黃河後該唐仁輝的目的再也清晰不過,他主要目的在於打通平漢線與孤軍深入至周口一帶的第四師聯絡上,而後共同拿下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