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3 / 4)

小說:大國無疆 作者:開蓋有獎

中部山區逃竄的日軍而言,此時人民軍已經完成了三面包圍,他們要想活下去就必須突圍,要麼打通縱貫線沿鐵路逃走,向離他們最近的第五師團靠近,但圍在東北和西南兩側的人民軍是兩個響噹噹的摩托化步兵師,在臺灣平坦的西海岸地區用一支馱馬化的部隊和摩托化的部隊抗衡是不理智的,此路絕不可走。

於是乎,他們只剩下投降或者向東潰退,投降是萬萬不行的,回去之後非得被掐死不可,小泉六一是堅決不打算投降的,只有潰退這個辦法。畢竟,逃入中部山區尤其是八仙山地區之後,便可暫時躲避整個師團被全殲的風險,甚至可以瘋狂一點,一口氣跑到花蓮港去,那裡還有一個獨立混成步兵旅團,中**隊要想追擊到哪兒去,大日本帝國的海軍已經來了。

仗打到現在已經沒有多大的懸念,當第五師團的救援部隊還沒到達竹南的時候,一路上被飛機轟炸得不成樣子損失慘重,接到第三師團的決定和本土的最新命令後,第五師團的救援部隊返回了新竹加強防守。而人民軍陸軍第四集團軍在臺中地區展開後,以逸待勞的第五機步兵師很快體現出了效果,負責為第三師團斷後的第六十八(歧阜)步兵聯隊很快被他們吃得乾乾淨淨。

本來第三師團從遭受轟炸開始直到抗登陸戰結束轉為節節抵抗、有限反擊,已經死傷,東拼西湊為第六十八聯隊補充彈藥補給後,往東逃竄的小泉六一隻剩下不足半個步兵聯隊,其精銳的名古屋、豐橋、靜岡三大聯隊已經快不成建制,直屬的炮兵聯隊只剩下炮兵沒看見炮,工兵聯隊和輜重兵聯隊也是損失慘重,騎兵聯隊就更不用說了。在向第十一師發起反擊的戰鬥中,用騎兵向摩托化師進攻的結果不言而喻,剩下的騎兵都成了輜重兵,負責駝運物資補給,否則他們不可能走到島那邊的花蓮。

此時的第三師團算是沒有了絲毫日軍常設師團的牛氣,有的只是怨氣和不甘。他們怨恨中國人不宣而戰,又是飛機轟炸又是戰車突擊的,完全沒有按照歐洲大戰塹壕連成線、炮戰數天天的傳統戰法,其火力之強大實屬罕見,往往組織的反擊部隊根本看不到敵方士兵的樣子就已經在其火炮、飛機的遮斷打擊下半途而廢……

不甘的方面也是如此,堂堂一個常設師團竟然敗退得如此之快,即便從早上七點算起到下午五點鐘第六十八步兵聯隊被殲滅,整個第三師團幾乎可以宣稱全軍覆沒的時間不到十個小時,要是放在歐洲大戰期間,這樣的精銳師團少說也能在塹壕對峙戰中堅持一兩週。可事實上,在面對中**隊的鋼鐵攻勢面前,技戰術、武器裝備、戰役思想等等全部落後的第三師團能夠堅持十個小時已經夠強悍了。

打掃完戰場、收攏部隊進行短暫休整、接受物資補給、轉運傷員等工作很快在參戰部隊中展開,停在臺灣海峽中部的海軍醫療船此時已經人滿為患,醫療船上的艦載直升機來來回回不知飛了多少趟,把戰場上急需手術治療的重傷員轉移到條件完善的醫療船上,然後再用直升機轉運回國,或者直接住在醫療船上。

當第四軍的軍屬野戰醫院完成構建的時候,各師師屬醫院的壓力頓時減輕了很多,激烈的戰鬥造成了四百多名士兵陣亡、上千名士兵重傷,輕傷的數目也不少。而從初步統計的戰果來看,第三師團已經幾乎被全殲,在第五師的追擊下潰逃部隊損失了不少人後還是成功脫身,在交通條件愈加不好的地區用機械化步兵追擊潰軍效果不大,但總體而言12日凌晨七點許直至下午6點,共計十一個小時的時間裡,在海陸空協同作戰之下,以四百人陣亡、兩千餘人受輕重傷的代價幾乎全殲第三師團兩萬餘人,已經翻開了中國反侵略歷史上的新一頁,同時也書寫下共和**隊對外作戰的首篇華章!

“總結起來看,參戰部隊反應日軍作戰有三大特點。其一,作戰頑強寧死也不願意投降,武士道精神已經深入骨髓,所以參戰部隊多次遭受日軍的屍體炸彈攻勢,裝甲力量的損失也正是因為這個方面。其二,日軍單兵素質很高,紀律性強,其較高的射擊精確度造成了我們很大的傷亡,幸好三八步槍的殺傷力不是很大,不少傷患會很快痊癒也不會留下後遺症。但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日軍有著和我們一樣的裝備,估計我們的損失會更加嚴重。”

“第三,日軍戰術執行能力很強,能夠抓住每一個反擊機會發起有效反擊……”莊家明在作戰會議上,向到會人員介紹前線部隊趕製出來的對日作戰心得體會,這對後續部隊掌握日軍真實情況,更好完成任務大有裨益。

“同樣日軍也有缺點,首先是靈活應變能力較差,尤其是軍事指揮官被狙擊手狙殺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