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武器是槍,槍的威力在於子彈。子彈的殺傷力直接決定了戰士的能力能否達到應有的效果,而這極其重要的殺傷力也是有來頭的。它是由其侵徹力和停止力的互相作用而決定。
侵徹力常稱之為貫穿力或穿透力,泛指彈頭鑽入或穿透物體的能力。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彈頭質量、彈頭的截面密度以及命中物體時的速度,通常以穿透一定物體的深度來表示。像陸軍大規模裝備使用的一八式步槍其普通彈的侵徹力是恐怖的,一百米內可以貫穿6毫米的均質鋼板,而肉身的敵人捱上一槍,那結果就非同凡響了。
停止力是指彈頭命中目標後,令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效力。停止力越強則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時間越多,停止力越弱則目標失去活動能力的時間越少。由於人體的結構比較複雜,命中不同部位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停止力與侵徹力不一樣,無法用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衡量。可以肯定的是,子彈進入人體後由於衝擊波和自身動能的剪下作用,往往會形成一個大於彈頭體積本身的空腔。
而且由於人體的肌肉是有彈性的,在子彈透過之後肌肉就會收縮恢復,因此子彈透過瞬間所形成的空腔被稱為瞬時空腔,而子彈穿透人體後所形成的創傷空腔則被稱為永久空腔。瞬時空腔越大則停止力越大,而永久空腔越大則造成的人體傷害越大。空腔試驗是研究彈頭殺傷力的重要試驗依據,在試驗中用肥皂等與人體肌肉介質接近的物品來判定瞬時空腔的大小,因為此類實驗物本身不具有彈性,射擊後形成的空腔即為瞬時空腔。而要判定永久空腔,則需要使用豬、狗一類**實驗物進行試驗,可以透過試驗動物的創傷來判定子彈造成永久空腔的大小,以及對肌肉骨骼的傷害程度。
侵徹力和停止力之間往往相互矛盾,如果侵徹力過強則可能在射中目標後穿透目標身體,並帶走大部分能量,然而過度追求停止力則可能導致侵徹力下降嚴重。為此每一支軍隊都想方設法要提高子彈的綜合能力,除了讓發射藥瞬爆能量更大以利於賦予子彈更大威力之外,增大子彈的口徑和長度也是提高彈頭殺傷力的關鍵,但列裝軍隊的槍支是固定的,輕易改變子彈型號就得改變槍支,如此一來的成本是難以令人接受的。
所以能動手腳做改進的地方不多,只有在彈頭上下功夫,畢竟最終鑽進敵人身體的是彈頭,造成傷害的也是彈頭。增加彈頭質量,同樣速度情況下具有更高的動能,對人體的停止力也就越高,遠端飛行後的存速也會越好。使用重彈頭是增加子彈殺傷力的必須手段,採用鋼芯彈頭也就是增加了彈頭的質量。
提高侵徹力即提高彈頭的截面密度,子彈越尖、彈頭使用的材料越硬,那侵徹力越強,使用軟質材料則就可以增加子彈的停止力。長射程並且要求具有對一定防護能力等物體射擊的步槍子彈,都必須是流線型尖頭彈,並且往往透過使用鋼芯等硬質金屬增加彈頭密度以達到更高的侵徹力。
增加子彈碰撞物體後的不穩定性;使之進入人體後翻滾和失穩。此類設計的子彈同樣為了增加子彈的停止力而產生,其原理是透過子彈進入人體的翻滾和失穩,獲得更強的達能效應。所謂子彈翻滾是指子彈運動時彈頭沿前進方向為軸,做螺旋狀轉動。而失穩則是指子彈進入人體後不再沿原拋物線運動,變得極為不穩定,碰到任何物體都會改變運動方向。翻滾的子彈會造成人體更大的創傷,失穩的子彈則必然造成在體能的行程更長,因為兩點間運動最短線路為直線。而失穩的子彈往往會進行S狀線路的運動,子彈透過人體的途經距離更長,並且可能造成更多的器官、內臟、組織傷害。
“如何更好的製造罪惡,也是一種科學。”
張宇迷迷糊糊的想了很多,人類發展軍事、研究軍事科技、提升軍事裝備能力等等,不就是達到一個目的,以最小的代價達到最大化殺傷敵人的目的,根本不管一顆子彈過去,會帶來怎樣的一個結果。
一顆7。62mm口徑步槍子彈,經槍械發射後,其彈頭以每秒850米的速度射向人體。首先彈頭會在正面射入面板,留下一個直徑不到1厘米的小口,而彈頭在經過身體時形成的巨大力量會震傷臟器,然後以每秒570米的速度穿出人體,震波形成的出彈傷口直徑有可能達到12厘米以上。
當然,如果彈頭是鑽入腦袋,會掀飛你三成左右的頭蓋骨。如果彈頭擊穿了動脈,在心臟泵血83。3毫升每秒的強大壓力下,血液可以噴射到10米以外的地方。而在中彈倒地時,人體中約有4000毫升血液,在短短的幾秒鐘裡,出血量很快達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