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頂著一個“醫療救護中心”的頭銜,走出電梯間來到視野開闊的平臺上舉目四望,整個這一部門根本就看不到什麼手術室、準備間、消毒室、重症監護室等等,甚至連病床、病人乃至醫生都看不到,先後抵達的一行人更多所看到的,便是伺服器和各種電腦,以及身著迷彩服的各級軍人,貌似沒有一絲一毫與醫療救護有關的東西。
顯而易見,光是見這麼一個特殊的景象,眾人就知道這醫療救護中心並不與他們所想象中的相同,前來的參觀考察的人當中包括蔡英在內,其原始的想象顯然會是一個有許許多多身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並且佈置了大量手術、監護等特殊區域,甚至還有許許多多先進醫療裝置器材的,那才叫醫療救護中心,而且既然號稱“中心”,那多多少少總能見到幾個病人吧,但這裡,除了軍人和機器裝置,啥也看不到。
“薛司令。這裡,真的是醫療救護中心?”蔡英輕搖著頭,真的是不敢相信的問道。
“是的。這裡就是我戰區司令部的醫療救護中心,不過並不承擔您所想象中的‘行醫救人’之類的工作,他們擔負更多的任務是管理戰傷資料庫及提供遠端醫療協助!”薛殿川很是滿意的回答道,他就知道。這麼一個地方給蔡英考察,絕對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隨後,薛殿川一邊領著眾人在隔離黃線內慢慢向所謂的醫療救護中心走去,一邊慢慢解釋道,其實正如他剛剛所回答的那樣。戰區司令部作為一個統籌協調和指揮的核心所在,它先的職責是要指揮好各參戰部隊和要素完成好各種戰略戰役任務,其次才是統籌兼顧好各種支援保障與協調工作,至於作戰部隊如何完成戰役戰術行動他們不管,但提供情報支援、安排後勤補給、協調體系作戰等,便是他們的職責範疇之列。…;
所以,戰區司令部本身意義上是不會單獨成立一個醫療救護中心來為所有參戰部隊提供醫療救護的,因為小至最基礎和最簡單的作戰班醫務兵。大至集團軍醫務營。極為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已經基本能夠完成各種戰場醫療救護和救治工作,如果還不行,那麼直屬於戰區司令部但並不在司令部同處一個地方的戰區綜合醫院,一個旅級的醫療單位將承擔作戰部隊解決不了的醫學問題,而如果還不能,那麼強大的醫療空運力量可以將傷員運回國內條件更好的更大的軍隊醫院。如分佈在北京、蘭州、重慶、上海、武漢等這五個地方的軍隊醫院救治。
如此一來,分落在戰區司令部本部的醫療救護中心。儼然就是一個“紐帶”,它本身無需承擔實際的醫療行為。更多的是提供支援,也就是如薛殿川所講的那個戰傷資料庫。該資料庫的建立其實並非始於軍隊,而是來自於政府醫療機構。
已經過去很多年的海原大地震始終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傷痛存在,那場帶走了許多人無辜性命的自然災害在形成了巨大的破壞力之後,同時也給當時的自治區政府衛生部門提出了一個嚴峻的醫療問題,那就是如何有效的防範並救治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所引發的疾患,光是有一套完善的應急反應機制和救助體系顯然是不行的,而當時已經開始進行計算機研究的“泰山”秘密研究計劃便增加了這麼一個屬於醫學範疇的研究內容。
計算機的高速運算能力和資料儲存能力為科研人員開啟了一扇大門,他們結合大量醫務工作者的經驗,開始聯合對各種常見的自然災害所引發的疾病進行研究,探索這些疾病的發生環境、發生規律和救治機理,透過不斷的臨床試驗加以佐證,逐漸的豐富出了一個涵蓋面極廣的自然災害疾病救治系統,但凡有任何災害發生,各種各樣常見的疾病如何救治、使用那些藥物、需要那些器材、應有何種程式等,都可以迅速查到,即便是隔著萬水千山,只要能夠和該資料庫取得通訊,那麼一個並不太擅長於治療某種疾病的醫護人員,也能借助健全的相關資料訊息完成救治工作,大大提高了疾病治癒率。
而隨著共和國的資訊科技不斷發展,再加上建國統一戰爭及中日臺灣軍事衝突中的戰場傷患問題層出不窮,軍隊在想盡一切辦法避免出現傷亡的同時,也在努力保障戰場上的官兵性命,什麼戰術防彈衣、戰場救護車等等能想到的都大力投入,可總歸效果並不太好,引入在衛生部的遠端衛生共享資訊系統,也就是當年的自然災害疾病救治系統的擴大升級版之後,軍隊便開始著手打造基本只能適用於軍隊的戰傷資料庫,畢竟軍隊的疾患病症基本不會有什麼肝病、胃病之類的,真正的大基數疾患病症均是來自於戰爭創傷,如爆炸傷、貫穿傷、燒傷、腐蝕傷等。
“該套系統構架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