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支配資金的權力,卻不讓他提出一分錢的現金,使得李軒雖然能豪擲千金,實則一貧如洗,還是要依附鄭翼晨,才能有一瓦遮頭,三餐溫飽。
“幸福裡”計劃完善的同時,吊兒郎當的李軒,也終於有正事做了,每天都要跑到市區,郊區或城村交界處勘察地點,尋找一塊適合大興土木的土地。
鄭翼晨減負之後,每日在外科做完份內工作,閒暇之餘,總會跑到骨科和聶老研究以中醫針刺與刺絡拔罐,治療骨折術後病人的課題。
擺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務,自然是傳授聶老相關的醫術,教他如何使用三稜針刺絡出血,和針刺相關腧穴得氣。
骨科醫生做骨科手術時,對臂力要求很高,運用三稜針,靠的是腕力,使用毫針,則需要強大的指力。
聶老為了學會使用這兩種針具,少不了要摸索學習,重新開始,好在他已經退休,除了一個星期十二個小時的例行坐診,大把的空閒時間學習。
聶老能成為一個骨科權威,譽滿全國,靠的就是學醫時的一股堅韌心性,越是年老,這股心性,更是老而彌堅,對於針刺的痴迷,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他按照鄭翼晨傳授的方法,鍛鍊指力與腕力,每天天剛蒙亮,他就端著一盆清水到陽臺上,手持毫針,與浮在水面的一個白蘿蔔展開“搏鬥”。
一開始,他的老伴十分看不慣,忍不住調侃說,白蘿蔔如果和你苦大仇深,不可調和,你直接拿刀剁碎吃進肚子裡不就行了?拿一根針,不痛不癢,來回穿刺,成什麼樣?
聶老對這個無知婦孺的言論嗤之以鼻,不願多做解釋,哼哼唧唧說自己是在練針,叫她不要打擾。
有志者事竟成,聶老經過一個星期的辛勤練習,果然有了成效。
當他終於能將毫針刺入蘿蔔中,而毫針不彎,而且每一下穿刺,都能刺在同一個針孔時,鄭翼晨對這個老人家驚人的進度暗暗詫異的同時,也知道是時候傳授聶老針刺的手法了。
鄭翼晨不想和聶老過多解釋經絡腧穴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只是要求他記住八會穴各自的定位和名稱即可。
在針刺手法方面,則讓鄭翼晨大為傷神,畢竟沒有練過呼吸吐納的功法,根本無法施展《靈針八法》的針刺手法。
而他們研究課題的目的,是為了推廣這種治療的方法,讓骨科的醫生能在短時間內掌握,讓更多的骨折病人受惠,大幅縮短傷痛的時間。
因此,這套配合八會穴發揮效用的針法,最好就是連一個粗通針刺的門外漢,都能依葫蘆畫瓢般施展,起到治療作用。
同仁堂的老人改良回春膏藥方一事,給了鄭翼晨很大啟發:所謂金科玉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種想法在心裡生根發芽,讓他起了變革之心,決心改良那套繁瑣的針法,以便造福人群。
鄭翼晨經過無數次思考,殫精竭慮之下,幾條白髮也悄然現於他的腦勺。
謀殺了上千萬的腦細胞後,他終於刪簡就繁,想出了一套簡易的針法,可以讓掌握基本針刺技術的人,在短時間內學會。
與之相對的,自然是這套簡易針法,在療效方面,僅僅有《靈針八法》的三成左右。
鄭翼晨治癒李麗珊的斷骨,只用了五天時間,照這樣看來,簡易針法雖然大打折扣,也能讓骨折病人,在半個月內痊癒。
而傳統的斷骨康復療法,至少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針刺療法,足足縮短將近一半的癒合時間!
當鄭翼晨對聶老說出這個結論之後,老人呆愣半晌,繼而像個孩子似的開懷大笑,舉止無狀,一派無邪。
也難怪聶老開心成這樣,要知他將大半輩子的時間,就奉獻在骨科事業上,減輕病痛,縮短療程,一直是他的追求,也是一層無法突破的窠臼。
現如今,在鄭翼晨的幫助下,實現了最初的設想和目標,怎能不讓聶老欣喜若狂?
第223章 我成****劑了?
在鄭翼晨悉心教導下,聶老很快掌握了這套簡易的針法。
當聶老按部就班,控制著指下毫針提插捻轉,有板有眼做好每一個動作之後,鄭翼晨笑著宣佈聶老可以出師了。
得到鄭翼晨的肯定,老人家自然喜不自勝,立刻給兒子聶澤豐下令,要求給一個骨折病人讓他治療。
聶老已經有十多年沒有接手過住院病人,突然間有這個要求,讓聶澤豐心懷疑惑,不過也沒多問,很爽快地轉給他一個橈骨小頭骨折術後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