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浪花淘盡英雄 作者:青詞

之中主要以宦官為主,曹節、王甫一派佔據優勢。曹節立即動手,誅殺了山冰,任命王甫接替山冰擔任黃門令。他們迅速佔領了在宮內辦公的尚書檯,殺掉了企圖反抗的尚書令尹勳,把重要印信、符節都收了起來,把刀架在值班的尚書們脖子上,逼著他們寫出一道道詔書。在這幾個尚書裡,或許會有一個人,即前面提到的譙縣人丁宮。曹節他們立即組織能夠調動的力量,直撲竇武的大將軍府。對於這個突變,竇武完全沒有預料,倉促間逃往北軍,進到步兵營。

城裡的太尉陳蕃也得到了訊息,此時的陳蕃已年逾八旬,他仍然把身邊的人以及一些學生組織起來,總共有八十多人,他們拿著臨時找來的武器向皇宮進發。神奇的是,他們居然闖入了承明門,接近了尚書檯。但畢竟力量有限,王甫率人及時趕到,將老太尉抓了起來,關進北寺獄。城外的北軍解決起來比較麻煩,好在竇氏叔侄直接控制的只有步兵和屯騎兩個營,王甫透過尚書檯立即任命自己人、少府卿周靖為代理車騎將軍,統籌指揮京師地區的所有武裝。在這次政變中,虎賁、羽林以及衛尉、城門校尉有何作為,史書沒有太多記載,這些分屬各部門統轄的部隊,也許倉促之間不明就裡,無法做出明確判斷,所以只好觀望。也可能是陳太尉和竇大將軍其實根本沒有完全掌握這些力量,有人未必樂意看到一個新梁冀的誕生,於是故意坐山觀虎鬥。不管怎麼樣,結局是王甫、周靖指揮的力量很快瓦解了竇武叔侄的兩個營,竇氏叔侄雙雙自殺。

隨後,陳太尉也被殺於北寺獄,凡是與竇武、陳蕃有關係的人全部受到調查,輕的也要免去官職,永不錄用。竇氏家族全體人員被髮配到帝國最南端交州刺史部的日南郡,這裡是現今的越南境內,當時越南這一塊設有兩個郡,北部是九真郡,日南郡還要靠南,已經接近胡志明市。就這樣,外戚與士人們聯手鏟除宦官最接近成功的一次行動失敗了。

最後一任外戚死於袁氏兄弟的黑手

召袁紹到大將軍府任職的何進是東漢最後一位強勢外戚,與竇氏、梁氏、鄧氏等外戚的高貴出身不同,何家出身低微,只是南陽郡的一個屠戶。大概宦官們對於強勢外戚頻頻出現已經心存畏忌,所以特意選中出身較差、在士人中沒有什麼勢力的何家作新一任外戚。

但是宦官們顯然又失算了,何家雖然不是名門大族,但何皇后特別會來事,何皇后的哥哥何進又擅長收買人心,何家的勢力迅速膨脹。後來,何皇后為一直沒有子嗣的靈帝劉宏生下了一個兒子,何家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得勢後的何家人對宦官仍然畢恭畢敬,他們與宦官頭子張讓還結成了兒女親家,何進擔任大將軍後又竭力拉攏培植自己的勢力。對何家來說,與士人無冤無仇,與宦官關係密切,形勢似乎對他們很有利。

但是,袁紹、袁術以及他們身邊一些人對何氏兄妹卻打起了主意,他們利用何進求才若渴的心理,大量推薦自己人,在何進的勢力範圍內建立起自己的勢力網,同時竭力鼓動何進誅殺宦官,讓何家與宦官集團徹底決裂。何家作為外戚,實際上也離不開宦官集團的支援,沒有宦官集團的存在,他們也沒有了跟士人們討價還價的本錢。就在這種矛盾中何進開始對宦官下了手,但袁紹等人認為還不夠,必須對宦官趕盡殺絕,何進沒有了主意,而他的妹妹何皇后還算比他聰明一點,看出了袁紹這些人一石雙鳥的計謀,主張與宦官和解。但這時候局勢已經逐漸偏離了何進的掌握,何進在進宮向妹妹請示時被宦官殺害。

有人懷疑何進被殺正是袁紹等人密謀的,一方面不斷鼓動何進與宦官決裂,並不惜用調外兵入京的辦法嚇唬宦官、逼迫何進,另一方面把何進入宮的資訊透過自己人洩露給宮內已噤若寒蟬的宦官們。宦官們走投無路,把何進殺了,袁紹又打著給何進復仇的名義把宦官殺了,這一齣戲導演得非常精彩,也許袁紹沒有如此大的智慧,但他身邊一流謀士那時候已經相當多了,策劃出這個既滅了外戚、又除掉宦官的行動方案來也不是什麼難事。

根據《漢末英雄記》的記載,何進被殺後,他的家族立即遭殃,袁紹雖然打著給他們復仇的旗號,但內心裡還是想徹底消滅他們,於是鼓動何進的部將吳匡與何進的同母兄何苗內訌,何苗被殺,在這場內訌裡袁紹又拉了董卓的弟弟董旻,等於讓何家徹底失去了翻身的機會,董卓掌權後,何苗被定性為惡人,死後被開棺戮屍,屍體被肢解後棄於道旁,何苗和何進的母親舞陽君被殺,棄屍於林苑中,何皇后雖然沒有立即被殺,但董卓另立了劉協為帝后,她沒有了任何作用,被幽閉於室而死。

除了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