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歌。所以,我們可以判斷,就是器樂曲最初的起源是從民歌引過來的,它逐漸演變、發展成為獨立的器樂曲。因為經過很長的歷史過程,你找不到它的最初是跟著哪一首民歌,或者跟哪一部分音樂有關係。

第二個大的問題是,少數民族民歌和歷史文化背景的關係。簡單地說,就是民歌和歷史文化背景的關係。為什麼不同民族的這些民間音樂和民歌會有明顯的差別呢?甚至,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同一個民族,它的音樂,它的民歌也會有比較大的差別呢?為什麼呢?那我們就找一找原因,主要是由於哪些方面呢?那麼,我想,恐怕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族源歷史。就是我們知道每一個民族它是經過很長時間,它逐漸形成了群體,形成了一個整體民族,它有共同的語言,它有共同的風俗習慣,它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等等,它逐漸形成的。就是歷史上這一個群體,它不是突然產生的,它是經過很長的歷史過程,甚至從遠古,甚至從後來近期,就是後來一段歷史過程逐漸逐漸形成。所以,我們在看古代歷史時候,常常可以看到,古代的那些民族,那時候不叫民族了,古代的一些族群,古代的部落。後來,在另外一個歷史時期,又演變成為什麼族群,什麼樣的名稱。然後,再到一個歷史階段,它逐漸逐漸發展。但是,可以找到它的歷史脈絡。這是第一點,就是什麼呢?就是它有長期共同發展、共同生活的歷史,有很強的內向的凝聚力,產生共同的語言、習俗和具有獨特特點的文化藝術。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生存環境。來自於不同環境,生存環境的文化藝術,它的特點會有很鮮明的表現,山區、平原、草原、峽谷、高原等等不同的自然生態環境,都會影響到藝術的形態和特點。這是第二點。

第三點就是民族語言。為什麼我講到語言呢?咱們可以想象,咱們回想一下,維吾爾族的音樂中間為什麼經常有噠噠,噠噠,噠噠這種切分音節奏?維吾爾族這是個典型節奏,對不對?實際就是切分音。而且就很多歌,咱們聽,用維語唱的歌,它有時候經常是在一個小節的最後的半拍出現。它從那半拍出現,甚至從最後的四分之一拍,它第一個音節從那兒出來,為什麼?因為它的重音不在第一個音節上,它重音在第二個音節上。因此,前面那個弱的音節,我們就放在前面,它放在小節的重拍,是它的一個重音,是不是?這不就是很明顯的語言和音樂的節奏、重音的關係!這就比較清楚了。

第四點就是民族性格。剛才我已經也談到了,宗教信仰和民族性格之間的關係、民族性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性格,就拿同一個民族,同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人,都會有性格的差別。例如,康巴人,我們的藏族的同學阿旺是康巴人,康巴人在藏族的人裡面,性格是最鮮明的,性格最鮮明的是康巴人,康巴漢子,瀟灑而且熱情奔放。這種型別,這不是我給他們下的結論,那是西藏衛藏方言區的人給他們這樣的評語。這個是第四個問題,就是談到了少數民族民歌和歷史文化背景的關係。

第三個大的問題,就是少數民族民歌和生活的關係。我們前面曾經講過,說少數民族的民歌和社會生活的關係極為密切,幾乎在生活中的各種活動,都有歌曲伴隨,這個現象是相當普遍的。我下面就想分從幾個方面說。第一個問題,和民俗活動的關係。那我們在上一講裡面也提到過種種活動,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我談到了哭嫁歌的了,喪事歌的了,迎客歌的,送別歌的,還有酒歌了,這些都是跟民俗活動有關的。

現在,我想請幾個歌手唱一下民俗活動時候的歌曲。(現場演唱)

剛才講到的是民俗活動,民歌和民俗活動。第二個問題就是民歌和愛情生活。在許多少數民族的婚戀生活中間,民歌是青年交往時不可缺少的傳情的工具。這種現象在南方民族中更普遍。例如,要舉到咱們的苗族的,苗族有一種歌曲它叫約方歌。約方歌實際上從苗語裡邊意譯過來的,原來的苗語的發音是約飛,就是從別的地方到了這個地方來找朋友,找物件,是這個意思。所以,漢語把它翻譯成了約方歌。這種約方歌,為什麼要舉這個作為例子呢?因為約方歌是一種系列性的情歌,它不是一首兩首,它是系列性的情歌。它從青年人第一次見面,剛剛相識,互相介紹,互相介紹自己的情況,互相瞭解,一直到後來談情,然後定情,然後訂婚,甚至要分手,都有歌,每一個階段都有歌。所以,約方歌在苗族的,就是在少數民族情歌中間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一種歌曲。

現在,我請苗族的同學唱一段,大家體會一下。就在夜深人靜的山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