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她十二歲的那一年,食量大增,一年下來,個子躥了一頭,由一個毛丫頭很快長成了半大姑娘。兩口子擔心,這閨女早熟。範哲說,我月經初潮的時候,鮮血把褲子洇透了,順著腿往下流,不知是得了啥病,嚇得要死,哭了一場,躲躲閃閃地回了家。可這個孩子好像懂得,女人就這麼一回事兒,第一次來月經,就像沒事兒人一樣。杜思寶說,管理女孩子,你的責任更重一些,你要好好操心。
範哲的力量使得有點偏,她主要操心的還是杜思寶,除了起居飲食,把精力主要放在防閒上。這一點常常隱隱約約地引起杜思寶的不快。
範哲並非對自己的孩子不關心,那只是杜思寶的主觀感覺。這女人心細如髮,很有翻翻檢檢的一套真功夫。有一次,她在女兒的枕頭下,發現女兒的日記本里,抄寫的都是一些纏###綿的港臺明星的唱詞。其中夾了一封寫得歪歪扭扭的信,不知對哪個野孩子自稱“老婆”,讓範哲嚇了一跳。經過範哲的反覆盤問,小靜和他爸一樣死嘴,就是不說是給誰寫的,還不屑一顧地對範哲說:“不是我的錯,是月亮惹的禍。這有什麼呀,值得大驚小怪的,我們同學都這樣!”
市裡的中國網通公司分公司成立以後,電話線連線改成了寬頻上網,後來又用了光纜,上網的速度進一步加快。從市裡的大中專院校,到各級中小學,在各個學校的周邊,辦了不少網咖。
這些網咖,是應運而生的,網通公司要開展業務,當然要辦得多多益善。文化部門能夠收取費用,採取的是虛張聲勢的整頓措施。隔一段時間,大張旗鼓地整頓清理一次,收到罰款後,一個也砍不掉。有些網咖,老闆與職能部門的領導是勾著手的,甚至連罰款也不用交。全市百十家網咖,就這樣頑強地生存下來。
去網咖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青少年。玩是人的天性,有這麼好玩的地方,孩子們當然趨之若鶩。偶爾去玩一次,就想去下一次。有的玩得上了癮,逃學不上課,學習成績嚴重下降。一個明智的家長,如果發現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下跌了,這孩子準是迷上了網路。市民們憂心忡忡,紛紛投訴到市政府,市政府批給###門,###門束手無策,搞了摸底調查,把情況反饋給市政府。市裡領導下了決心,責成公安、文化、教育、電信等有關部門聯合整治,出臺了禁止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進入網咖的通告。黑了心的網咖老闆,在風頭上暫避一時,關門停業。風頭一過,照常營業,服務的主體當然是青少年,他們才是老闆們的衣食父母。
曾經因為玩遊戲機寫過“保證書”的小靜,也是網咖老闆的衣食父母之一。這一點經過了好久,杜思寶夫婦才偶然發現。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電腦(1)
杜思寶有三臺電腦。一部是手提電腦,配有無線上網網絡卡,一般放在車上,專門在出差、下鄉或者到省城開會時使用。其他兩臺,一臺放在辦公桌上,一臺安在家裡。
杜思寶對電腦的使用,熟練程度在市裡好多部門是出了名的。這與他愛好學習有關,與他所學的專業有關,與他工作的性質有關。
他在大學裡讀書的時候,好像還沒有“電腦”這種簡稱,大家都叫做“電子計算機”,而且學校裡還不具備電腦這種裝置,電子計算機只是一個書本上的抽象概念。就在“原子核物理學”這一門課程學完以後,在同學們強烈呼籲下,學校裡才開了“計算機初步知識”這一門選修課程。一個透過自學,略懂計算機的老師,給他們講的計算機的程式設計,是極其簡單的Basic語言。大多數同學學得非常洩氣,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都是因為老師沒有水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連老師都搞不明白的東西,學生們當然“昏昏然,飄飄然,不知其所以然”。
原來的領導們,辦公桌上擺一臺電腦,只是一種擺設,許多人連開機、關機都不會。現在差不多都學會了,儘管文字輸入方式還有許多人沒有掌握,多數人可以在上邊玩紙牌、象棋、五子棋遊戲,個別人已經學會上網看一些資料。電腦如果有了毛病,自然有專業人員前來修理。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現代科學創造的成果,人們在運用時,可以看做“黑匣子系統”。只要會用,就是行家裡手。就好比開汽車,你可以會開,不必會去修理。又好比會吃豬肉,不必知道豬是怎麼走的,肉是怎麼殺出來的道理一樣。
杜思寶在工作崗位上,自學了計算機的基本知識。電腦的升級換代非常迅速,晶片的整合度越來越高,中央處理器CPU的運算速度越來越快,主機板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