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用心在看罷了。”
是的,之前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太后怎麼也是從先帝諸多後宮中脫穎而出的最後勝利者,怎麼現在手段這麼低劣呢?
起初,我也以為她初登太后寶座,一時得意忘形,後來想想又不是這麼回事。如果她真的想為難我,我是必然進不了後宮,更不要說做皇后的。而且,她幾次的為難都是當著眾人的面給我難堪,其餘倒是沒給我造成什麼傷害,這不是很奇怪嗎?一個宮鬥高手,怎麼會如此地愚蠢呢?
漸漸地,我算是看懂了幾分。
就連我這個剛進後宮的人,都能看出皇帝對嫻貴妃和皇長子的防備,作為皇帝的親生母親,太后又怎麼看不出來呢?
作為母親,作為祖母,作為姑姑,太后也只能如此不動聲色,不露痕跡地小心維持著這個平衡吧。
哎,皇帝的母親也不好當啊!
太后 大婚三日後,我正式升鳳座,在鳳儀宮裡接受眾妃嬪的拜見。
說是後宮眾人,其實來的也不過三個。
不過這樣也好,人少了,就少了些是非。
等我登上鳳輦之後,三妃才依次坐上自己的軟轎,向頤寧宮行去。
等達到頤寧宮慈懿殿時,孫姑姑說,太后昨夜休息的不好,現在剛起身,讓我們在殿裡候著。
孫姑姑這話剛說完,三妃看著我的眼神已經不對。端妃倒是個安靜的,只是略微詫異,就藉著喝茶掩飾過去了,宸妃和淑妃看我的眼神就明目張膽地多了。
說來,後宮的女主人是皇后,其實太后才是真正的主宰。得罪了太后,即使有皇帝護著,在這後宮裡想痛快地活著,也沒那麼容易。
大概過了一盞茶的時間,太后才升座,接受了眾人的問安之後,也不理會眾人的試探,直接就讓三妃回去,單單留了我在殿上站著。
這一下,就連端妃看著我的眼神,都帶著些不對勁了。
我依舊無動於衷,站著怕什麼,又不是沒站過。
等三妃走遠了,太后才放下手中的茶盞,淡淡地說道,
“坐吧。”
“謝姑姑。”
稱她為姑姑,而不是太后或者母后,就是在告訴她,我已經明白了她的心思。
“是個伶俐的孩子。”
太后稱讚的話從上面傳來,我依舊心神安定,靜候她的指示。
“其實,哀家一直不喜歡你。”
“莞莞愚鈍,自然不及妹妹得姑姑歡心。”
聽到這樣的話,我也是連頭都不抬,安安分分地等著她接下來的話。
“宜修是個好孩子,看著她,哀家就想起了以前的自己。”
“妹妹,自然是有福氣的。”
“是啊,有福氣,卻因為帶了個庶字,福氣少了那麼幾分。”
我知道,太后這是在說朱宜修因為庶出,而沒有直接被封為皇后的事情。這個話頭,不好接,以為庶出是太后心底的一根刺,保不定她就會因此而發作。所以,少說少錯。
“現在,哀家還是不喜歡你。”
這又有什麼呢?反正我也不喜歡你,你喜不喜歡我又有什麼打緊?只要你兒子喜歡我,就行了。
“不過了,到了哀家這個位子,喜歡還是不喜歡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莞莞,一定會努力讓太后喜歡的。”
是的,是讓太后喜歡。
我會努力成為一個讓太后滿意的皇后,而不是一個讓姑姑滿意的侄女;也不是一個讓母后滿意的兒媳。
太后,你懂了我的意思嗎?
“哀家這個兒子,孝順是有的,卻多疑,不肯聽哀家的。這個性子,以後要吃苦頭的。他既然喜歡你,你就要多勸勸他。”
“莞莞知道了。”
許久,上方一直沒有聲音響起,久的我都要以為太后睡著了。
“莞莞,對皇帝好一點,好好地去愛他。”
我覺得這是我聽過最好聽的笑話。
能夠成為太后的女人,怎麼會不明白只有不愛皇帝的女人,只有對自己好的女人,才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太后自己不就是這麼過來的嗎?
可是現在,她讓我去愛皇帝,去對皇帝好,她是嫌我死的不夠快嗎?
我終於抬起頭,看了一眼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
“皇帝,終究是哀家的兒子。”
太后雖然才三十出頭,保養地也不錯,但是兩鬢卻已經有了白髮。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