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說遠的,就是如今回去,也不知有多少公事要辦。為先帝守陵,等先生致仕的時候再說吧。”
“致仕……”孔明搖頭,腳步向外挪動了。在朱門門口,他停下來,回頭又望了望,長長舒了口氣:“你說的對,等我致仕的那天,來此陪著先帝。”
孔明笑了,攏了攏子安的肩往外走。不知怎麼的,子安又一陣心酸,“先生,你有致仕的那一天嗎?”
“有!”孔明沒有回頭。“取下長安的那天!”
一連好多日子,孔明把自己關在書房裡,不見任何人。而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成都,都江堰、涪陵、綿竹……之後,他出現在朝堂上,一系列的政令條條頒下來,減租息令、免徭令、冶鐵令、蒸鹽令……
益州百姓對丞相的頌歌還沒有唱完,他又神速地回到了漢中。留守的將士一個個興奮起來,又要打仗了吧。
而在軍議中,丞相在他們面前攤開的,是一張張機械圖。
弩匣、鐵蒺藜、扎馬釘、八陣圖……
將領們圍在案前,一張張細細看著,讚歎地睜大了眼睛。
“丞相,您這些玩藝兒真是絕了!“魏延拍著大腿。“不過,依我的主意,丞相,我們還是要徵兵啊,前時丞相的免徭令一下,我們的兵士可就不足二十萬了。”
魏延此語一出,廳堂中傳來陣陣議論聲。孔明的目光一一從眾人的面上掃過去,最後停在姜維臉上。
姜維看看旁人,從丞相的目光裡得到了一種期待,他自信滿滿地笑了,用食指抹抹唇角的短鬚。
“不,維看來,丞相設計此等兵械利器,正可敵百萬之眾。向來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
他說完這兩句,又回過頭看看丞相,丞相的臉上仍是一副平靜的神情,看不出是贊是疑。他又看看眾人。
“我季漢地少人稀,而連年動眾,雖克復二郡,挫北軍之氣,然亦有傷亡,而今之計,在訓練軍卒,擅用此利器,精演八陣,正可做以一當十,以一當百之效。”
“如此,我軍既為精銳,人民亦休養生息,一舉兩得。”孔明持扇起身,接過了姜維的話題。
屋裡又響起了一陣瞭然之聲。姜維的臉紅紅的,眼睛更加明亮了。魏延復持起一張圖冊:“這個玩藝兒,真有那麼神?不過當年射殺張合老兒的時候,倒真是過癮。”
孔明笑道:“文長說得是,如今這弩機經過改進,又勝當年。”
哦?眾人活躍起來。
孔明輕搖羽扇:“亮在成都依圖制了一架,命武士演練,眾將軍同去一觀如何?”
校軍場上,戰鼓齊鳴。姜維所帶的軍士正在演練八陣結營法。只見令旗一揮,軍士們轉眼間兵分數路,各自集結,有條不紊。兩名武士抬著一張巨大的弩機擺在正中地上。卻見這弩有半人高,一弩裝有數十矢,機關卻不知在何處。
孔明向著傳令官示意,紅旗一擺,只見小卒用腳一蹬,霎時數十矢齊刷刷飛了出去,如金蛇狂竄,將百步之外的靶子射得稀爛。觀陣臺上一陣喝彩聲。
孔明回過頭看看諸人,見他們也正頻頻點頭,面上不禁現出笑意。
姜維輕輕問:“丞相,精研出如此利器,是不是,我們馬上又要舉兵了?”
孔明沒有馬上回答,看著校場上的兵士,半晌,他重重地揮了下扇子:“不!”
姜維不解地望著丞相。
孔明轉身來到眾人跟前;“目今我大漢已數伐曹魏,兵疲將憊。亮思之,欲命大軍休整三載,按所長,由各位將軍教習連弩法、步陣法、修習武藝。屯積糧草,三年後,大舉伐賊,不戰則可,戰則必成!”
他的眼睛裡閃著希望的光芒,那光芒也點亮了他的將軍。他們像是要用重重的心思,去磨一柄上等好鐵打造的寶劍了。
離開漢中,向著成都疾行。孔明手扶著車幫,凝目蜀山蜀水,江山如畫,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三年,一支精銳軍伍一定會脫穎而出;三年,漢中的糧草一定積滿了糧屯;三年,百姓們也應該喘上一口氣了吧,三年,幼主陛下,能不能成為一代賢君……”
風起了,不知為何,想到幼主,心裡總有絲絲的亂,絲絲的愁。
//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建興十一年秋。
成都通往青城山的道路在這一天忽地變得十分熱鬧起來。羽林侍衛胯下金鞍馬,手執金鉞斧齊刷刷地行進著。旗幡在明淨的秋風中歡快地飄揚著,細碎的馬蹄聲與吱吱作響的車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