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3 / 4)

小說:冰眼看日本 作者:左思右想

教分離。

公明黨現在是和自民黨聯合執政,但以前一直是在野黨。所以其黨綱在刪除了一開始那些十三不靠的宗教用語之後也沒有什麼更加特別的地方,無非是一些增加福利的要求。但是公明黨和其他不管外交的在野黨不一樣,在外交政策上有一個閃光點。就是第一個正式提出要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政黨。而且是在1968年,那時候的中國還處在“*”的混亂之中。

直到在現在創價學會的刊物上還經常能看到池田大作和先總理周公恩來的合影,對華關係一直是公明黨最重視的方面,現在公明黨正在國會中為做到為所有中國公民來日觀光免除簽證而努力。

鼓吹和平的公明黨和*議員不少的自民黨能弄到一起也是日本政治的一個奇觀,一個議會政治的雙贏關係。自民黨需要公明黨,小淵惠三內閣時眾議院的票數不夠半數,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能夠聯合起來可以過半數的局面,即便後來在眾議院過了半數,在參議院都還是過不了半數,照樣少不了公明黨。而在公明黨這邊參與執政能夠實現一些做野黨時過過嘴巴癮的想法,反正各有所值,所以到現在這種聯合關係也還在繼續。

公明黨最有趣的一點就是它不認為日本在國際上有什麼敵人,所以這樣一來和誰都能夠合得來,如果自民黨實在無法執政,而*黨又離過半數還差幾票的話,它和*黨照樣能夠合作而不會出現大家都尷尬的問題。只要日本不出現大的政界演變,現行的自民黨對*黨的政治勢力地圖依然有效,公明黨在什麼內閣中都會有一席之地。

靖國神社就是這麼個東西(1)

在這幾年的中日關係中,靖國神社好像是個特別重要的存在,特別是小泉純一郎上臺以後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從而嚴重惡化了中日關係,反正中國人就沒有不知道這個“靖國神社”的。這到底是個什麼地方?是不是像傳說的那樣供了一座座侵華戰犯的牌位,是個陰氣沉沉的地方?

雖然一直在日本,但老冰也從來不去關心這個東西。因為老有朋友來問,也回答不出個道道,所以老冰自己去那兒看了看究竟。

這個靖國神社的歷史其實也簡單,1869年當時的兵部大輔(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大村益次郎提出來建個名叫“東京招魂社”的軍部神社來祭奠戊辰戰爭以後戰死的軍人,到現在這位大村的銅像還在靖國神社門外的廣場上立著呢。

10年後,“東京招魂社”改稱“靖國神社”。神社是日本神道的一種祭祀場所,稱呼各異,有神宮、大社和神社什麼的,全國到處都有。神社也分三六九等,最大的大哥大是“伊勢神宮”,其他的神社分為“官社”和“諸社”,前者與天皇有關或者是由國家出錢,叫“官幣”和“國幣”,再分大中小。這樣除“伊勢神宮”以外,神社裡面最大的是“官幣大社”,最小的就是“國幣小社”,至於後者的“諸社”,那就是野雞,瞎混著活。二次大戰以後麥克阿瑟來了,搞政教分離,把那一套全給廢除了。但現在大家還是喜歡扯那個蛋以表示“咱們先前酷”。

這個“靖國神社”在所謂官社裡面沒有歸到那幾類,而是一種特別的“勅祭社”,就是說別的不管只管辦喪事。但那年月沒有什麼福祿壽升官發財,就成天死人了,辦喪事的發財。日本從1869年戊辰戰爭結束以後幾乎就一直在打仗,從來沒斷過死人,所以這個靖國神社倒是呼風喚雨,要什麼有什麼了,在寸土寸金的東京也能弄到那麼大一塊地皮。

日本的治安挺好,平時看不到警察。可是一走進靖國神社,看到有大量的警車,到處都是全身戒備的警察。因為右翼組織的街頭宣傳車,簡稱“右街宣”成天在那兒鬧騰,警察就是來防止有人鬧事的。

所謂參拜靖國神社,就是從位於神殿右面的一個叫做“參集殿”的進口進去,裡面有上白下綠的神官來收“玉籤料”,就是香火錢,一般是1 000~10 000日元(打零工的工資基本上是800日元左右),再記上賬,這裡“記賬”的意思就是簽名。

一會有神官來帶路從參集殿的出口沿著大殿右面的邊廊入大殿,出參集殿之前先要淨手,邊廊的盡頭站著一位全白的神官,神官手裡拿了一根棍子,前面貼了不少白紙條,揮幾下算是驅邪,然後就左轉彎上正殿。

上了正殿以後,參拜客人在門檻外面面向裡面跪好(盤腿坐著也行),那位神官跪在門坎裡面,從懷裡摸出一張紙,拖著長腔朗朗念,不知道唸的是什麼。應該是祭文,想來總是一些“死了就算死了,沒死就算還活著”之類的廢話真理,也沒空看身後,你就是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