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諷刺。喜劇而非諷刺喜劇,就是沒有意思,粉飾(諷刺)現實。本來,要把那些濫調的感傷清除乾淨,諷刺是必須的階段,可是很容易停留有諷刺上,不知道在感傷之外還可以有感情。因為滿眼看到的只是殘缺不全的東西;就把這殘缺不全認作真實:——性愛就是性行為;原始的人沒有我們這些花頭不也過得很好的麼?是的,可是我們已經文明到這一步,再想退到獸的健康是不可能的了。
從前在學校是被逼著念《聖經》,有一節,記不清了,彷彿是說,上帝的奴僕各自領了錢去做生意,拿得多的人,可以獲得更多;拿得少的人,連那一點也不能保,上帝追述了錢,還責罰他。當時看了,非常不平。那意思實在很難懂,我想在這裡多解釋兩句,也害怕說不清楚。總之,生命是殘酷的。看到我們縮小又縮小的,怯怯的願望,我總覺得有無限的慘傷。
有一陣子,外間傳說蘇青與她離了婚的丈夫言歸於好了。我一向不是愛管閒事的人,聽了卻是很擔憂。後來知道完全是謠言,可是想起來也很近情理,她起初的結婚是一大半家裡做主的,兩人都是極年青,一同讀書長大,她丈夫幾乎是天生在那裡,無可選擇的,兄弟一樣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