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3 / 4)

小說:狀元風流 作者:雨帆

也沒有想明白,便索性不再想了。這船似是又恢復了學子們的歡顏。江水濤濤更給這一行添了諸多的樂趣。王夫子最是歡喜,雖然今歲的狀元成都府無一人,可這成都府無疑是今歲裡各州府嘴出色的,陳堯諮,這個名字,更給了諸多學子,甚至天下人更多褒貶不一的說辭。

================================================

汴京城的城門,與御街不遠,策馬飛奔的軍士在這寬闊的御街上蕩起跌宕的塵埃,一騎紅塵飛奔而過,留下的,只是這些百姓們的默然搖頭。這些年的邊關文書已經不知有多少了,可當今聖主再也沒有了當年北伐之志,大宋現在早已力不從心。

畢竟,太宗老了,但凡這些高亢的志氣已經被磨平了,只剩下對這龐大的帝國裡的光鮮外表下沒有了希冀的軀殼。

御花園,這秋色連波給這景色增添了幾分肅然,不知不覺中,盛夏已去,殘留的餘熱也在這時日中輩消磨殆盡。

“陛下,蜀王八百里急奏”秦翰的急匆的腳步來到這園子裡,給正在酒宴的太宗與大臣驀然一驚,眾人歡笑被這突如其來的奏摺而打斷,笑聲戛然而止。

“呈上來”

太宗開啟奏摺一看,臉色微微一愣,不覺暗自嘆息。這奏摺上的折論不多,三兩之言在他的眼裡而言,卻是掀起了滔天駭浪。

“啪”

隨手一揮,這奏摺落在了御案上,心中突然湧出了一股無力之感,靠在這龍椅上的手無力的垂在了地上,只剩下喟然的嘆息。

“陛下”眾人一驚,呂端側坐起身問道,“不知蜀王所奏何事,陛下一籌莫展?”

()

“你自己看看吧”太宗有些慵懶的說道。

呂端接過這奏摺,仔細的琢磨起來,心中的驚訝更是不比太宗少。二人臉色大變,眾人皆是吃驚不已,蜀王此迴文人雅集,莫非出了什麼變故?

“呂公,莫非文人雅集且有變故?”老臣李沆精於世故,看他二人臉色大變,不禁輕聲細語的問道。

“一群讀書人”呂端嘆息的道,“今歲的文人雅集,沒有狀元”

“啊這是怎麼回事?”

“莫非此中有了什麼變故?”

呂端苦澀的搖了搖頭,心裡暗歎這小子還真能找些事出來,這才閒下了幾日,便有了這麼一番說辭。他說的倒是不錯,可真要如此做,不免落下些什麼變故,此風若是一開,天下的文人豈不是如黨錮之人,這可是歷朝歷代最為忌諱之事。

“呂卿以為如何?”

太宗沉默了半響,轉身問道。

“陛下,”呂端細思了片刻,出列而說道,“那陳堯諮此言,雖是有理,卻不合時宜。”

太宗顏色稍展,微微笑道,“這話如何說起?”

呂端頓了一頓,說道:“這文人雅集,實乃時至太祖之事,若是輕易更改,未免有違祖訓。其二,而今我朝文人輩出,多是出自文人雅集之風,天下學子對其大有崇尚之風,輕易更改,必然招致學子反對。”

“不合時宜?”太宗喃喃了半響,點了點頭,這事確實不該他做,若是貿然而做,確有不合時宜之閒,對於整個朝堂,也是掀然大*。最重要的是,此事不該由他去做,做此事者,而是另有其人。

“擱置再議吧”太宗瞥下一句話,拂袖而去。眾人聞此,皆是疑惑不已,但也不敢多問,皆施然退席而去了。

===============================================沿江而上,自然花費了不少的時日,這船已經行了半月多的日子了,這才進入成都府。巴山楚水的氣息又在眾人的面前展露出來。

巫峽的峰麗,山城的清脆,嘉州的佛陀,府南的盪漾。一路而來,成都府已經早有人快馬送信回去了,而今才入這府南,已經有人沿路的通報了。

看著這蜀中景色,陳堯諮若有重返故里之意,恍若隔世的夢靨,此行一遭,他經歷了太多的人世,也遇到了本不該遇到的人。這清水般的巴蜀,或許才是他合該休憩的故鄉。

船在yu女津停泊,渡口邊已經擠滿了人群,急匆而行的小廝,頭戴幞頭的學子,霎時之間,這本就不大的渡口,已經是熙熙攘攘了。

“嘉謨,”趙璇笑道,“這不是書院計程車子們,難道他們是等我們而來?”

“不粗”王夫子在旁點了點頭,面露欣慰的說道,“我成都府此迴文人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