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驚喜。”
“恭喜你要當爸爸了!”
“呵!也恭喜你當上了媽媽!”
兩人在電話裡有聊不完的話,林芝商量著要給孩子買哪些用品。
李雲海說還早得很呢,到時我們從香江買一車嬰幼兒用品回家用就行了,這邊各種產品都很齊全。
郭婉華走進他的辦公室,聽到他在和林芝通話,又聽出來林芝懷上了寶寶,一時間心情複雜,更甚於沈秀蘭。
李雲海通完話,對郭婉華笑道:“郭姐,林芝懷上了!”
郭婉華幽幽的道:“恭喜你們!有了自己的寶寶!”
李雲海聽出她語氣的落寞,走到她身邊,說道:“都是我的孩子!”
郭婉華輕輕一嘆。
她還想用這個孩子爭取李雲海到自己身邊來生活呢!
這段時間,李雲海因為處理香江之事,一直和她住在一起,她很享受這種在一起的日子。她甚至夢想著,能和李雲海生活下去。
然而,她的夢想,被林芝懷孕的事實擊碎。
看著李雲海那高興的樣子,郭婉華知道自己終究無法代替林芝。
李雲海現在想的卻是工作上的事。
米國的那筆資金,順利的提取出來,匯入到了他的賬戶。
現在他又有錢在香江建造一座大廈。
他要考慮的是,自己一個人建?還是和李家成聯手?
如果和李家成聯絡的手,那就可以在銅鑼灣建造一座摩天大樓,銅鑼灣的地價不輸中環,這裡也是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建成的樓房,將來肯定可以成為香江的地標建築。
建一幢摩天大樓,需要幾十億的資金。
李雲海還要留一筆資金週轉,現在拿得出的就是這7億美元,相當於30億人民幣。
不和李家成合作,這筆錢也足夠用了。
李雲海瞭解過,中環正在建設中的中銀大廈,造價預算只有10億港幣!
而中銀大廈旁邊的滙豐大廈,造價52億港幣!
中銀大廈樓高315米,共70層,樓頂上的兩根天線高52米,在90年代以前,都是香江最高的大廈。
30年以後,這幢像竹子一樣節節攀高的中銀大廈,還是香江的地標建築,一點也不過時。
中銀大廈的設計,出自貝律銘的手筆。
李雲海特意前往瞭解過這幢大廈的設計。
貝律銘先生在結構設計上減少開支,使用垂直的鋼桁架結構作為主結構,放棄普遍使用的柱和梁是內在原因。整座大廈只有四條大柱,最高層的部分則只有三條大柱,各大柱之間是巨型的斜柱,就是外牆上所見三角形的鋼柱。斜柱令整個結構各大柱變得穩定,其他的結構元件亦因此減少,室內的空間亦不需要任何樑柱來做輔助支撐。鋼鐵用量比正常情況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亦同樣減少數百個接合點,因此儘管大廈高至七十層,但建築成本卻能控制在十億元之內。
由此可見,只要設計得好,花最少的錢,卻能幹出最大的事情來。
李雲海決定請貝律銘先生來設計自己的大廈,用這七億美元,建出一幢自己的摩天大樓!
他有7億美元的預算,比中銀大廈的預算多,只要設計得當,完全夠用。
李雲海把自己的想法和郭婉華做了溝通。
郭婉華覺得此事可行,還不用和李家成合作,以免以後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李雲海想到就做,當即聯絡米國的貝律銘合夥公司。
貝律銘聽說李雲海是大陸人,他和他的團隊願意接受這幢大廈的設計。
談及設計報酬時,對方開價5000萬美元。
李雲海瞭解過,中銀大廈的設計費用是1248億人民幣,按當時的匯率來算,設計費用收取了中銀大廈總投資的85。
大專案一般都是按工程投資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收取。
總投資7億美元,現在人家開價5000萬美元,也不算離譜。
李雲海同意了這個報價,將大廈的設計交給貝律銘合夥公司設計。
他提出要求,這幢高樓的所在地是銅鑼灣,為了能在高樓林立的地區脫穎而出,唯一能做的就是要建得很高,讓這幢樓在香江能出人頭地。
貝律銘說,建築和藝術是有所不同,我的目標是尋求二者的和諧統一。
在他的設想中,銅鑼灣因為是鬧市區,太過吵鬧,所以要在大廈東西兩側各建一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