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以出差的名義約會(2 / 2)

小說:人生1984 作者:拾寒階

。那個老闆是港商,這次虧慘了!上次我就提醒過他,讓他注意消防安全,他說好好好,就是不整改。這下真的出事了!我們這是做了什麼孽?憑白無故受這樣的傷害!”

“以後建廠的時候,你們更要注意,和周邊工廠之間,一定要設隔火帶。”

“我們也有隔火帶,就是那火勢太火,加上又有颱風,風助火勢,嘩啦嘩啦的,幾十條消防水管都壓不住。”

“嗯,我聽施姐說,你年底結婚啊?”

“哈哈!是的。到底給你請帖。”

“我不一定能去邰灣啊!”

“應該可以了吧?你這麼有名的商人,到我們那邊訪問,做做經濟方面的交流,應該不難吧?”

“我當然很想去。不過真的不一定能去成。這一點還請你體諒。有的時候,謠言猛於虎啊!”

“嗯,我知道,我們的感情,也不在乎這一席酒。這樣好了,我們再過來這邊擺一席,請大陸的朋友吃個飯!”

“好!一定啊!”

兩人先聊著家常。

然後,李雲海才談到把貨賣到米國之事。

施文濤笑道:“我妹妹那張嘴啊!這麼快就告訴你了。”

李雲海道:“這麼大的事,你覺得她不告訴我,合適嗎?我們是好朋友,你還想瞞著我?”

施文濤嘿嘿笑道:“雲海,我也是想著多賣點貨嘛!憑什麼呢?你說他們?你說是不是?而且你發現沒有,他們只是不許你們的貨進入港口嘛!也沒有說不許民眾使用你們的產品。事實上這也是禁不了的。”

李雲海一愣,心想有道理。

施文濤道:“想當年,八十年代的時候,多少東西都進不了國內,可是民間用這些東西的人還少嗎?別說小小的手機了,便是汽車也大把多。”

李雲海沉吟道:“這事能靠譜?到時受損的還是你們自己。”

施文濤道:“富貴險中求。而且我肯定有我的辦法,要把事情做到萬無一失,那是不可以的,但百密一疏的話,也無所謂,只要有錢賺就行。”

李雲海再次表明自己的立場:“施公子,做為你的好朋友,又是合作伙伴,我還是勸你不要走這條路。沒必要。錢是賺不完的。”

施文濤道:“我明白,我也不全是為了賺錢!我就想出出這口氣!你想啊,如果他們發現,民眾還是在用四海集團的產品,就算是從國外買了帶回去,他們也要用,那是不是很諷刺?”

李雲海苦笑道:“沒這個必要!少了米國市場,我們的損失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世界這麼大,多的是市場任由我們開發。沒有哪款手機,可以統領全球市場的。”

他把該說的話說完,怎麼選擇那就是施文濤的事,他也管不到這麼多。

下午三點多鐘,李雲海接到國際法庭來電。

他們已經做好了調查取證工作,確定對方存在壟斷行為,將擇日開庭。

李雲海心想,這麼看來,我們這官司八成能打贏。

他當然不必親自出庭,只需要指派律師團前往即可。

李雲海著手安排到蘇杭旅遊的事情。

自古以來,蘇杭乃江南寶地,魚米之鄉,四季分明,風調雨順。歷朝歷代,姑蘇更是無數達官貴人,富商巨賈,文人墨客,功成名就之後,在此置地購房,休閒養老,享受餘生之地,因而留下眾多歷史遺蹟和文化遺存。

“缺少奮鬥精神”,這是古人對蘇杭人的定義。

但開革開放以來,蘇杭恰恰成為了走在我國最前沿的經濟大市,這似乎是一對矛盾。

那麼,這對矛盾是怎麼統一的呢?

1991年5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一篇文章:《走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有機結合之路,姑蘇由消費城市成為經濟大市,工農業總產值連續六年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

據報道:素稱魚米之鄉的姑蘇市,今天引人矚目的已遠遠不只是“魚米”等農副產品了。去年,該市分佈於市鎮鄉間的168萬個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產值4474億元。全市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75億元。這項指標已連續6年僅次於京、津、滬三大市,列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

這一發展成績,令人矚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