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男兒到死心如鐵【求訂閱】(2 / 8)

小說:人生1984 作者:拾寒階

東洋人生產a的原材料,全部是從我國採購過去的,他們只進行加工,再賣到我國來,價格卻翻了千倍萬倍!

華人是世界上是最聰明的人,也是人才最多的國家。

只不過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人去研究和突破這個a的技術。

人們固有的思維就是,既然有得買,那就不用自己費心費力的去創造。

就算貴一點,自己也有得賺不是?還省心省力呢!

而且在八、九十年代,我國的人才,都聚集在機關和國企。

機關和國企裡的人才們,並不在乎、也不關心這一瓶小小的a,因為跟他們的生活並沒有交集。

而民間的耗材商人們,都是小打小鬧,或者眼界、格局有限,壓根就不可能想到要自行研發a。

所以一直到90年代中後期,下海的高知分子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才開始關注到並重視a的研發工作。

而這個時期,東洋人的a價格,更是瘋漲到了2000塊錢每公斤,每噸的價格要200萬人民幣!

東洋人的貪婪,逼迫國人要自強!

國內有團隊開始進行a的國產化研究。

有了華人的參與,不出所料,這項卡脖子的技術,很快就被我們國內攻克!

李雲海現在想提前十年攻克這個難題!

他以為,既然原材料都來自我國,既然東洋人能生產出來,既然十年後我國的科研人員可以研製出來,那麼,現在肯定也可以!

這個想法一旦在李雲海腦海裡生根發芽,他就難以抑制的想要完成這項使命。

是老天讓李雲海回到了1984年。

老天還讓他帶回了前世的許多想法和技術。

那麼,他就是天選之人!

李雲海必須、也能夠完成這項歷史使命。

現在離耗材廠開業還有幾個月時間。

李雲海想趁這個機會,找到省裡的科研單位進行合作,研製開發a!

他把這個想法和林小鳳說了。

林小鳳的思維,和其他人一樣,都覺得一沒必要,二來只怕很難研究出來。

“a雖然貴,但市面上能買到,就連米國人都買東洋人的a在用。我們何必再自行研製呢?萬一投入大量的資金,卻失敗了,怎麼辦?”

李雲海昂然的說道:“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敢投資,每個人都不願意研發,那a永遠都將成為東洋人卡我們脖子的技術。我們每賣一噸碳粉,其中一半的錢,是幫東洋人賺的。”

他微一沉吟,又說道:“姑姑,如果你不願意參與到這項投資中來,我可以一個人投資,我個人出資,找人研製a。”

林小鳳畢竟是出過國的人,雖然她是女人,眼界格局沒有李雲海開闊,但她三思過後,還是決定支援李雲海。

“李雲海,你年紀輕輕,卻有這樣偉大的志向,我很敬佩伱,我也願意和你並肩作戰。我們既然選擇一起創業,那就必須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一個女人,有什麼虧不起的?頂多就是虧上兩百萬嘛!”

這話番,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給了李雲海極大的鼓舞。

李雲海得到了合夥人的支援,便開始行動。

他聯絡了省內最有名的幾所大學。

本省是全國教育大省,在80年代擁有四所重點大學。

西江大學、國防科大、礦冶學院、蓮城大學。

礦冶學院也就是後來的中南工大。50年代,由國內6所著名院校的礦冶類學科組建而成,設定了地質、採礦、選礦、有色金屬冶金4個系。

李雲海實現我國碳粉材料國產化的決心,成功的打動和說服了這些學校的領導。

四個重點大學,組建了一個50人的科研組,全部由教授、博士、碩士組成。

李雲海又請來了省化工研究院、西州高分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

最後,李雲海集結了一支80人的高階科研隊伍。

這80個科研人員,每個人的科研補貼高達200元每個月,全部由李雲海承擔,每個月的補貼就達到16萬塊錢。

除此之外,李雲海做出承諾,只要科研團隊攻克了a的難關,給整個團隊100萬的獎金,由團隊成員根據貢獻大小進行分配。

研究所需的裝置、材料,全部由李雲海投資。

粗略一算,李雲海在這個專案上的總投資,至少要達到千萬以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