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劑的公司,只有兩家!
受制造難度較大、技術壁壘較高的影響,在整個八、九十年代,電荷調節劑是我國碳粉領域未能打破壟斷的材料。
而這幾十年間,幾乎壟斷全球電荷調節劑市場的,是東方化學公司和堡土谷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兩家東洋企業。
電荷調節劑這一關鍵材料被上述兩家東洋企業壟斷了將近20年。
受此影響,我國企業進口電荷調節劑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a是碳粉中的關鍵材料,新增量只有1。
但這1是最關鍵的,直接影響碳粉是否能夠使用。
李雲海有過相關的瞭解。
在八、九十年代,一噸電荷調節劑可以做100噸碳粉。
100噸黑色碳粉價值100萬美元。
而100噸彩色碳粉的價值直接翻了10倍,達到1000萬美元。
李雲海他們要開耗材廠,繞不開這兩家工廠,哪怕價格再貴,也只能找東洋人進貨。
生產碳粉,其他的原料都可以實現國產化,唯獨電荷調節劑只能進口。
李雲海和林小鳳商量,年前要找到相關原材料的進口商,談妥供應價格,年後就可以拿貨。
林小鳳說沒有問題,我跑一趟香江吧,我問過朋友,香江那邊有人做這個生意。
馬上就是12月份,李雲海又要忙碌起來了。
這天,李雲海接到施文茵打來的電話。
施家採購的2000臺二手計算機已經到達花城,今天就發車送往西州。
為了感謝李雲海,施家這次沒有要求他打預付款,甚至還慷慨的贈送100噸廢舊影印機。
李雲海聽了,不由得哈哈大笑,說道:“施姐,我不過是隨口一說,你還真送我這麼多影印機啊?那我要謝謝你了。”
施文茵真誠的說道:“雲海,要說感謝的人是我。沒有你,就沒有施氏公司,也沒有我和哥這兩個人了。我下午親自押車,把機器給你送過去。”
李雲海說了一聲好。
2000臺二手計算機,價格降到了1600元每臺,總價是320萬。
李雲海只等貨一到,就可以交付蓮城大學的訂單。
他和施文茵聊完天,剛放下話筒,電話又響了起來。
能打這個電話的,大都是客戶。
正所謂,電話一響,黃金萬兩!
李雲海抓起電話,喂了一聲:“你好,這裡是西州四海商店。”
一個十分蒼老的聲音傳來:“你是李雲海同志吧?”
李雲海對這個聲音太有記憶了,馬上聽出來了:“您是華南工學院的校長!”
“哈哈!”對方發出爽朗的一聲大笑,“你記性不錯啊!我們想採購一批計算機,上次聽你介紹,你們商店有二手計算機,你能不能送一臺樣機給我們看看?或者你們在花城有沒有商店,我可以上門拜訪。”
李雲海一聽就來勁了,說道:“校長,我這就安排人送樣機到貴校去。半個小時之內就能送到。”
校長說了一聲好,那等我們看過樣機以後,再聯絡你。
李雲海聯絡施文茵,請她派人送一臺二手計算機到華南工學院,一定要交給他們的校長。
施文茵說我親自送過去,請你放心。
第二更,求月票。
(本章完)